甲午仲冬.日出颐和

今天,12月1日,即农历十一月十日,旧称仲冬。甲午年,马的时光,很是吉利的一年。
欣慰之余,信手百度了一首古诗得消遣: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由此可见,古人每临冬日,也是习惯于回首,将一年的好光景追记。
俺暮然回首,这个甲午,确是有着橙黄橘绿的风光:
国之泰,基于反腐慰藉了民心;
民之幸,欣逢一届,放手一搏的主心骨;
俺得安,心劲一年的舒爽,规避了病痛的折腾。
凡事、凡时都有个逆处,较着真的话,北京甲午最大糟心的事,就是时不时的倾袭着霾。
霾,阴霾着似乎也有点反常,就是寒气没得以往的强悍了;这都仲冬入了小雪,风未寒得刺骨,暖的北京街边的树叶,还有带着绿意儿呢。
北京的冬,最着意儿的事,就是落雪,可这阴霾耍着赖皮,生生地挡着落雪的辰光,恐怕今年仲冬过了,也没得雪盼了。到恰如百度到的古人云:
初冬天气暖,小似立春时。
万树无多叶,千花试一枝。
天红霜有信,星晕雨先期。
怕见梅花发,愁怀未辨诗。
眼瞧着甲午年白驹过隙,俺们这些入得甲子的人,稀里糊涂的又添了一岁。闲在之时,唯余感叹:
“年去惊人老,
坐来忘夜深。
未能成一事,
何敢废发阴。
灯尽添残烛,
山寒拥败衾。
幸无尘俗虑,
聊遂读书心。”
虽说现实间,无需“灯尽添残烛”,还不至于“山寒拥败衾”,但却是还谦恭着自家,能坚守着“幸无尘俗虑,聊遂读书心”。
日前,思得快近年终,又临仲冬,便随着心劲,捡了个阴霾歇脚的日子口,趁着晴空明快的凌晨,赶到颐和园的昆明湖畔,抓拍了一个仲冬日的日出图,凑在2014年12月1日,贴在博园,用以明快博园,亮丽自家的心扉,愉悦来俺博园遛弯的诸友。
俺自颐达若效颦曰:
“勤耕博园不赖床,
杜门荏苒送年光。
不使心田生倦怠,
更得行摄若醉飨。
恍如残菊偏耐久,
冬严难遮梅蕊香。
放眼尽领闲风景,
欣慰人间更有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