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与时俱进的削发人

顺势下青城山归途,见到一位白胖肥大,身着袈裟的中年削发人,领着两个同样白胖丰满,身着袈裟,佛家称谓尼姑的少妇。笑意盈盈地,恣意在道观间游历。
俺好奇心,促使俺对着这三位身着袈裟的游客,按下了快门。
这个世道,突然兴起一个词汇:与时俱进。也就是鼓励“变”,并在“变中求新”。释迦摩尼的佛教,即在本土立足,当然也必会顺应潮流,同样要做到与时俱进。
有此理论为根,本土的佛教,在与时俱进中,必得求“变”。
变什么?当然是要变根本,也就是教规教义。
佛家最讲的就是清规戒律,男女信徒(居士)要遵守五戒:(1)不杀生;(2)不偷盗;(3)不邪淫;(4)不妄语;(5)不饮酒;未正式受戒的出家人称沙弥、沙弥尼(女),要遵守十戒:(1)不杀生;(2)不偷盗;(3)不邪淫;(4)不妄语;(5)不饮酒;(6)不涂饰香;(7)不歌舞观听:(8)不坐高广大床;(9)不非时食;(10)不蓄金银财宝;正式受戒的僧人,有二百五十条戒律之多;而正式受戒的尼众,就有高达三百四十八条戒律,叫作具足戒。
俺所见到的,所拍到的,一个胖大中年男性,两个妙龄少妇般削发人,因为不知是真、假僧人,故不敢妄下评语。
反正给俺的第一印象:佛家地道的僧人,绝不会有男僧带着两个女僧人云游四海。
汉字有一字:嫐,念nǎo。就是一男两女的象形字,其意查得词典为
:“娆,嫐也。”
其展开来的广义为:粘连、亲近、逗耍、亲热、理睬、性行为等多个意思。
但愿我佛慈悲,与时俱进的佛家清规戒律,不再视身着袈裟的一男二女同行,见怪不怪为佛家的异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