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4@365香营看雪玲

(2014-02-13 05:04:26)
标签:

365

大兴榆垡香营村

赵雪玲

初中同窗小聚

情感

分类: 在行摄中快乐

                       香营看雪玲

 

44@365香营看雪玲

44@365香营看雪玲

 

 

44@365香营看雪玲     香营,坐落在京郊之南,京畿之缘,北京大兴榆垡镇。
    榆垡镇隔永定河与河北省交界,历史上就是外埠进京的要塞通道。
道路通,商贸兴。
   现而今,榆垡更是京九铁路、京开公路等,连东西,畅南北,国道、省道纵横交错;加之“村村相通”的柏油路,使这里四通八达,而成为呼南应北、承东接西的商贸流通中心。
 
44@365香营看雪玲历史上,榆垡曾长期以物产富庶、人文荟萃而著称。早在元代的时候“榆垡榆树落榆钱”、“垡上春秋乐农家”的农业生产格局就已经形成。最令榆垡人引以自豪的是,明末抗清英雄史可法都诞生在这里。那蜿蜒流淌的永定河,就像放歌赞美京都的老人,吟唱着一曲悠远的老歌,倾诉着斗转星移的过去,展望着沧海桑田的变迁。
到香营,自城里乘4号地铁线,至天宫院总站,倒大兴27路空调专线,至郭家务站下车,前行不到三里地即到,交通极其方便。
 
 
 
 
 
  44@365香营看雪玲到香营,看雪玲,是俺前天的营生。
  雪玲,即俺初中的同学赵雪玲。与赵雪玲一别几十年再相见,也可称之为“邂逅”,那是去年九月的事情。
   去年九月初,俺们的母校北京日坛中学,迎来了建校五十周年的校庆。
     赵雪玲自大兴,前往母校校庆,就是为了寻找失去联系多年的老同学们。当时参加校庆的俺们班同学没有几位,赵雪玲首先认出了同班的同学赵铁牛,由赵铁牛带着,找到了俺们几个参加校庆,在一起的同班同学。
校庆之后,俺帮她联系上了,她极想见到的,在校学习时比较交好的同学张玉华,由此她们便有了几次友好的相聚。
时至前日,由张玉华相约了张秀桂、温书杰、赵铁牛、及俺等五个人,前往赵雪玲在大兴榆垡香营的家,过个晚年。这样就有了:到香营,看雪玲之行。
 
 
                                                                                                            44@365香营看雪玲       
   到雪营,恰巧路过京南著名的农村大集南各庄集开市。
  俺们几个便提前两站下车,顺便观看了南各庄集。之后,赵雪玲便请自己的家人,用卧车将俺们几个接到香营村。
   一进香营村,众学友便被整洁规整的村容村貌感动了,不看不知道,香营村竟是如此现代的新农村。
  不容置疑地表露着,香营村的兴旺与富足。
  赵雪玲远远地就将俺们一行五人,迎进自己香营的家。
     小院宽敞整洁,老式住宅朴素无华,院内的果树彰显着农家的实惠。
 
 
 
 
44@365香营看雪玲  尤其是一进小院,迎面伫立着一个类似龙爪槐的树木,引俺瞩目。
   随口一问,惊异万分:
  这就是北京仅有的两棵龙枣树之一。
   龙枣,皇家贡品,黎民百姓,知之者甚少。其果大饱满,甜香适口,过去只是耳闻,不得品尝。
今日竟在赵雪玲家见到了名闻遐迩的龙枣树,真的是神奇,心中不免窃喜:此生有幸,可以有同皇帝老儿一样的机会,品尝龙枣的口福了。
 
 
44@365香营看雪玲    
 
  赵雪玲家的住房,有老式一明四暗的正房,还有东西厢房,并围建坐南朝北的南房,是规规整整的四合院。
  屋内家居设置简朴适用,家具基本有着明清的特色,后来才得知:所有家具,均为赵雪玲家掌柜的(赵雪玲对自己老伴昵称),张先生自制。
   张先生自年轻时,就喜好中国古典家具,那家具的弧线做工,浮雕、镂空雕,无论是牡丹花、还是飞龙祥兽,都是极其精巧竭尽所能。
    堂屋张挂的两副字,都是爱新觉罗家人的作品,彰显着张先生的情趣与文化底蕴。
 
 
 
 
 
 
44@365香营看雪玲稍后,在张玉华、张秀桂两位女同学的要求下,赵雪玲带俺们参观了自家另一座宅院。
  那是一座整整齐齐的新式四合院,空置崭新;塑钢的门窗,窗明透亮;屋内空空无物,四壁粉白,表明房屋的主人,尚未入住。
     但小院却是农家味十足:几陇覆盖着白色塑模的小暖棚,种植着鲜嫩的菠菜;一窖的果味萝卜时鲜待用;各色果木正值成长,令人羡慕不已。
      其院墙外,临街矗立着,六囤一人高的玉米囤,真的使人体味到:现而今的农家,真真正正的远离了贫困,实实在在的过上了富足的小日子。新旧两个小院,令城里来的,住房相对紧张的同学们唏嘘不已。
 
44@365香营看雪玲
 
 
      时近中午,赵雪玲的掌柜的,大展身手,将一桌丰盛的午餐,摆上桌面:象征一年十二个月的十二个大菜,用农家话说,都是响当当的硬棒菜,不乏自制的腊肠香肠酱肘子,时令菜蔬侉炖鱼等,真是令人目不暇接,枚不胜举。
 
 
 
 
44@365香营看雪玲     在进餐时,与赵雪玲家掌柜的交流时得知:
    其一身书卷气,貌似旧时私塾教书先生的赵雪玲的掌柜的,竟是本村,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兢兢业业、本本分分的大队会计。
  其亲兄弟就多达七人,他本人是长子,其间两个弟弟连续做过本村的村支书,现而今的村容村貌,都是他们兄弟,为本村的家乡父老,留下的业绩。
44@365香营看雪玲
 
   为了解过年大鱼大肉的油腻,最后一盘菜,竟是一盘雪白类似萝卜条的凉拌菜。
  吃起来甜脆爽口,其甜味的甜度,任谁都会猜是用白糖凉拌而成。
   张先生笑称此菜凉拌,绝无添加丝毫的甜味剂,其甜度就是此种菜蔬的本味。并答疑俺们的质疑,说:这是在大兴农科所工作的老兄弟,带回的新菜品— 果味苤蓝,而且是赵氏全家仅此一枚。年前听说我们要来,赵氏全家一起过年,都没食用,就等着俺们来到,才凉拌了半个。俺们吃完后,张先生要将剩余的半个继续凉拌上桌,被俺们拒绝了。
 餐后,俺请张先生带俺,参观了他家的梨树林,并答应俺的请求:当梨花盛开时,再来他家拍梨花。
俗语说:客从远方来不亦悦乎。此次香营看雪玲,就在众学友的喜庆中度过了。几位女同学,更是在依依不舍中,告别了赵雪玲夫妇。
俺深深地祝福:雪玲,及您的家人,马年吉祥!
 
 
44@365香营看雪玲
 
44@365香营看雪玲

44@365香营看雪玲

44@365香营看雪玲

44@365香营看雪玲

44@365香营看雪玲

44@365香营看雪玲

44@365香营看雪玲

44@365香营看雪玲

44@365香营看雪玲

44@365香营看雪玲

44@365香营看雪玲

44@365香营看雪玲

44@365香营看雪玲

44@365香营看雪玲

44@365香营看雪玲

 
44@365香营看雪玲

44@365香营看雪玲

44@365香营看雪玲

44@365香营看雪玲

44@365香营看雪玲


44@365香营看雪玲


44@365香营看雪玲

44@365香营看雪玲

44@365香营看雪玲


44@365香营看雪玲44@365香营看雪玲
 

     上述对联,系赵雪玲家掌柜的,用海绵块,亲自书就的,其有很深的书法造诣。

44@365香营看雪玲

44@365香营看雪玲

44@365香营看雪玲

44@365香营看雪玲

44@365香营看雪玲

44@365香营看雪玲
44@365香营看雪玲

44@365香营看雪玲

44@365香营看雪玲

44@365香营看雪玲

44@365香营看雪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43@365雪物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