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报有时
— 读报札记
常言道:善恶有报,时辰不到。是一句自古至今,鼓励人们行善以积德,绝恶以规矩的警句。就连蜀主刘备,在自家留给儿子刘禅的遗诏中,都不忘嘱咐:“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但善恶终有报,任谁都没得很是上心,往往眼前的事,自持腰缠万贯,持财傲物,没得道德约束,做了就是做了,很少顾及善恶事后的报应。
读报,见《意想不到的结果》一文,讲述了一个善有善报的故事,读来感到有净化当今,拜金主义风行的“雾霾”的功用,教化于己于人多行善事。值得札记如后:
古常州,有户吕姓人家:兄弟三人,吕玉、吕宝、吕珍,并吕玉子喜儿。喜儿六岁时走丢。吕玉借资出外,一则寻子,二则做点小生意维持外出的生计。
岂料一走,四下打探,非但没寻到喜儿,还患毒疮,差点丢了性命。待病患稍转,手头赚了几许微利,有了赶路的盘缠,就起程归家。
行至陈留,在路边茅房,看到一个青布褡裢。捡起一看,褡裢中竟有数锭白银。以经验掂量着其数得够二百两。吕玉喜出望外,回家不但一路盘缠不愁,还有盈余一补家资。转念一想,失主可能会家败人亡,这不义之财不可得。于是便在茅厕周边等了一天,一边交还失主,结果没见来人寻找失银。
吕玉只好赶往就近住宿,恰逢同宿客人陈朝奉,哀叹走失银两。吕玉盘问陈朝奉详情,自家捡拾的银两,正是陈朝奉所丢失之银两,吕玉二话没说便立即奉还。
陈朝奉感戴之后,声称膝下一女,要与吕玉结为儿女亲家。吕玉将走失儿子实情告知,陈朝奉便称:前几年曾买的一小厮,不如奉送恩公以报。当吕玉相随至陈朝奉家,唤出小厮一见,似感面善,又见小厮同走失的喜儿一样,左眼角有跌落得疤痕。便执手问其详,得知其父称吕大,家有两个叔叔等等,吕玉便认知是自家丢失的喜儿。吕玉父子相逢,陈朝奉立即与吕玉定了儿女亲事,便相送二十两盘缠相别。
吕玉父子归家,行至一江边,见一江船遇险,可周边船工,不给酬劳不救。吕玉立即将手头二十两纹银散于船工,搭救众落水者。水中被救者,得救后赶来相谢恩公,其间一个人就喊了吕玉一声哥哥,吕玉细看竟是自家三弟吕珍。二人相逢喜不自胜,执手相问,才知道自家外出几年,家里放心不下,遣三弟前往相寻,半路遇险落水。
吕玉,拾得外财不昧,意外寻得儿子;散财以救诸人,竟意外救得弟弟。这两样意外,都是山穷水尽时,能逢一线生机,不就是源自,自家那点心底蕴含的善念吗?
文章最后说:人性的光辉,为人的心灵,开启了光明之窗。会在你厄运当头之时,意外的铺一条路,架一座桥,而获逢凶化吉。心怀和善心,会在不经意间,得到意想不到的馈赠。
昨日一位学友,赠俺一段视频,《抓不到,就送一程》。其间一位老禅师讲的禅理值得永铭:“这世上,种种美好与精彩,我们并不一定都能抓到。既然抓不到,倒不如送它们一程,让它们活得更加精彩、飘逸。让自己得到安宁与豁达。”“人,永远都要微笑、坚强、乐观、豁达地生活下去,这才是生命的意义!”
俺的现代版阿Q哲理:臻怀善意,笑着前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