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科诗录
—
读报札记
有人,必有优劣,优劣何分,开考唯一。
智者治人,愚者治于人,恒久难更的规则。孰是孰非,没得争竞。
智者出,国人自隋开科取士,成人们为人上人的捷径。智者胜,毕竟是少数,胜出者喜,落败者悲,也是自然。
故文人胜也得诗,败也成诗,悲喜全然溢出在文字间。
荣登金榜,洞房花烛,便成了国人两大喜事。
金榜一登,如沐春风,飘然得意,就是唐.孟郊《登科后》诗云: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王建忠荣登金榜心花怒放便挥毫书下:
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
唐.白居易更是在《及第诗》中一泻喜悦:
得意减别恨,半酣轻远程;
翩翩马蹄急,春日归乡情。
并在《登第》诗中自诩: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唐.袁皓在《及第后作》诗中自诩:
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
蓬瀛乍接神仙侣,江海回思耕钓人;
九万抟扶排羽翼,十年辛苦涉风尘;
升平时节逢公道,不觉龙门是险惊。
宋.梁灏屡试不第,有道是天道酬勤、苦读如新,终于在耄耋之年八十二岁高龄钦点为状元,兴奋书下:
白首穷尽,少伏生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二年。
诗意是,金殿荣登,比传授《尚书》的伏生小八岁,比辅佐周文王的姜子牙只小两岁。
万众竟金榜,如度独木桥,得意者甚少,落魄者必多。名落孙山者,是逃不出失望与痛苦的悲哀。
故唐.常建在《落第长安》中悲叹曰: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落人;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唐.豆卢复《落地归乡留别长安主人》叹羞愧:
客里愁多不计春,闻莺始叹柳条新;
年年下第东归去,羞见长安旧主人。
落第伤心落泪者,更是比比皆是。钱起《长安落第》悲叹:
花繁柳暗九门深,对饮悲歌泪满襟;
落日莺花皆落羽,一回春至一伤心。
更有甚者,为落第竟然还写下绝命词,清.咸丰年间浙江山阴胡姓考生,在考卷上绝望地写到:
黄土丛深白骨眠,凄凉情事渺秋烟;
何须更作登科记,修到鸳鸯便是仙。
未待放榜,此考生便绝望发疯致死。
科举之独木桥,害人以致如此,现而今的高考,就相对的好多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