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是休止符
—读报札记
我辈老矣,这是不争的事实。在与诸多的同龄人接触时,总是能听到一个“等”字,耽搁着想办,却又拖着不办的事情。读报《人生老的快,聪明却来得迟》,见“等”字是很多人的口头语。
报文称:某先生妻,生前最希望自家的先生浪漫一点,在自家生日时,也如同青年情侣,送自家一束鲜花。可先生总感到,老夫老妻了,还是实实在在过日子,节省着好些。生日送鲜花,不若到饭店,挑点老妻可口爱吃的饭菜实惠。于是总是推说:“等等”。世事难料,人的生老病死无常,老妻突发病症辞世。先生斥重金,购置了老妻喜爱的鲜花,布置了灵堂。但老妻是看不到了,生前也未能享受到,夫妻应有的恩爱与浪漫,在悲伤的先生心里,留下了永久莫及的追悔。
报称,许多人惯性思维,就是某事,必须要等到某个适合的机遇,才可以去做,就有了如此诸多的等:等我毕业;等我有了工作;等我买房;等孩子结了婚;再等完成一次交易;等下周;等明年;再等几年;等我退休;等我死后;等,还是个等;似乎人生关乎自家需要的事,总是要等个圆满的契机,才可以去做;人们想的,最合适的做法,就是以牺牲当下,去换取未知的等待;于是乎,人付出了一生,结局还是没能等来,拿圆满来结束的企及。
报称:世界是运动,未来很难预知;人之弱小,很难掌控情势。古诗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所以生命的白驹,没有等的必然,人不可以延缓想做的事,不要吝于表达内心的希冀,一个人生命的白驹,在茫茫与漫漫的天宇里,就是如同转瞬过隙。其载小诗云:高天与原地,悠悠人生路;行行向前方,转眼即长暮。
报称:等的结局就是那句,耳熟能详的口头语:早知道就该如何如何。等自家明白,事事难料为故事,亲人可亲成故人。时间没得卖后悔药,人生行路是单向,等到可以松口气,等到方便再从容,身体失去了康健,心智损耗殆尽,死亡的免费,靡费了生命的唯一。
俺读报至此,耳畔骤闻到,寥廓天宇里,彻响着那豪迈的曹孟德,在群星璀璨的夜色里的放言: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孟德真正明白了: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把握当下,莫等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