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365 苍松古柏

标签:
365休闲bj天坛古树 |
分类: 在行摄中快乐 |
古人,为表对庙坛的尊崇与肃穆,多植树木,寓“尊而识之”之意。自建坛之初,经过历代种植,天坛现有古树,多植于明清,也有少数为元代种植,大部分是松柏,也有古槐、银杏。古人利用古柏姿态,及颜色的特性,与古建筑相辅相成,才营造出一派,庄严肃穆、宁静致远、祥和纯洁的祭坛氛围。
天坛的古树,历经百年,形成今天盘根错节、苍翠弥天、斧斤所赦、历劫不磨的古树群落。有的伸出的树枝好似龙头,有的拱出的树瘤极像狮首,更有一些因姿态奇特、身形秀美,被人们赋予各种意义,成为名木。
回音壁西北角的九龙柏,树高逾十米,树干间有纵向褶皱,将树身分为九股,犹如九条苍龙,极古朴苍润;莲花柏位于长廊北,老树枯干,纵裂分杈,其状宛如莲花初绽,与其他柏树迥异;长廊南面有一株藤缠树,一根碗口粗的藤紧紧缠住一棵古树,直达树梢,藤不知生于何年,缠绕了树几个春秋,那树早已枯死,只剩枯干,惟有藤年年枝繁叶茂;最奇异的当属祈年殿东侧的柏抱槐,因槐生于柏上而得名,柏植于明永乐年间,极为粗壮,树干于一米处即分杈,分支甚多,而槐就寄生于主干分杈处,树龄也逾百年,冠如伞盖,密枝浓荫,形成槐柏合抱,甚为奇特。
新中国成立后,天坛又种植了大量树木。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天坛有自己的果园,每年夏、秋,学校都会组织我们到这里拔草、捡苹果。如今,果园早已经没有了。现在进了天坛南门往西,是一条林荫道,两旁是柿子树。每年秋天,熟透的柿子犹如小红灯笼挂满枝头,馋嘴的喜鹊最爱啄食柿子,柿子被啄后,常常掉下来,摔个稀烂,据说每年都有游人不幸正好走在树下……经过柿子道再往北,有一片核桃林,秋天,结满大青核桃,一片丰收的景象。
天坛没有青山,没有绿水,但却有这样一个天然大氧吧,是世界文化遗产里首屈一指的。天坛周围古树苍翠环绕,古柏、红墙、蓝瓦、汉白玉石基相互掩映,形成了天坛独特的古树景观。记者从28日开幕的天坛“古柏神韵”古柏文化展获悉,天坛公园最古老的柏树已有580多岁。
据了解,天坛古柏林的形成,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明朝永乐年间修建天地坛时,在祈谷坛周边栽植了大片柏树,这些柏树株行有距,次第罗列,被称为“仪树”;明朝嘉靖年间,在圜丘和外坛大片空地上栽植桧柏,形成了天坛古松柏分布的基本格局;第三阶段是清朝乾隆时期,在对天坛建筑进行大规模改扩建的同时,对坛内缺株林木进行了补植,并栽植了槐树、柳树。今天坛内所遗存的1150多棵一级古柏,是在前两个阶段种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