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2013-05-16 12:52:25)
标签:

365

武夷山

大红袍

分类: 在行摄中快乐

                     西南海疆行纪实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七、武夷幽谷九龙,溪谷茗茶大红袍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武夷山,有条峡谷,被称作九龙窠。其间在海拔600米的悬崖上,生长着几株茶树,被人们冠称“大红袍”,现成武夷山景区的一部分。

      俺们夫妇,自天游峰下山,按门票规定,乘景区专车至一线天、虎啸岩景区。见其同样如天游峰景区一样,要攀登如天游峰般的山路,无奈老伴腿脚已见疲惫,为保持体力,只得遗憾的放弃。随后乘景区专车,前往大红袍景区。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大红袍景区,峡谷两侧峭壁连绵,逶迤起伏,形如九条龙,人们遂把峡谷喻之为游龙的窠穴。一入九龙窠,顿感刚刚攀登天游峰,在身上留下的躁热,一扫而光。随着有些寒意的蕴气袭来,鼻腔充满润爽,皮肤润泽,浑身唯舒爽至极。游人无多,仅俺们同行的数人,仿佛就是转入世外桃源罢了。整个九龙山窠谷,呈现令人沉醉的寂静、安宁、祥和、静怡、舒爽的情境。若不是时间至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真的就会放下急促的心情,以缓缓的独步,信步闲庭。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武夷山大红袍景区,主要景点:牛栏坑、永乐禅寺、大红袍、三花峰、磊石岩、马头岩、悟源洞、杜辖岩。永乐禅寺; 永乐禅寺建筑宏伟,楼阁巍峨,在古老的桂树,苍劲的松树,与青翠的细竹掩映下,显得深幽典雅。

    九龙之间呈现一座顶部略呈圆形的小峰峦,称为龙珠,故又称九龙戏珠。沿着幽谷的一条石径,两侧涧水长流,茶园碧绿,芬香沁人,景色幽美。

 

 

 

 

 

    出峡平旷之处的岩壁上,凿满包括晚甘侯”(武夷茶的拟人化美谥),以及历代名人题咏武夷岩茶的摩崖石刻。其中有北宋范仲淹、南宋朱熹的咏茶名诗,以及唐代茶圣陆羽的后裔、清代崇安县令陆廷灿的诗作。陆氏诗句云:桑苎家传归有经,弹琴喜傍武夷君。轻涛松下烹溪水,含露溪边煮岭云。醒睡功资宵判牒,清神雅助昼论文。春雷催茁仙岩笋,雀舌龙团区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次分。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的状元,它生长在武夷山北部的中,仅剩数株,极为名贵。大红袍生长的地方海拔600多米,溪涧飞流,云雾缭绕,这里的土壤是由酸性岩石风化而成,所以很适合茶树生长。
  传说大红袍是仙鹤从蓬莱岛叼出来的种子遗落在武夷山上的这处悬崖上长成的。另有一种传说,从前天心寺和尚曾用这几株茶树上产的茶叶治好了一位皇帝的病,皇帝将状元穿的红袍披在茶树上以表感谢之情,于是红袍将茶树染红了。该处山壁有大红袍三个朱红大字。大红袍枝叶密集,叶梢向上斜着伸展开去,叶子是宽椭圆形的,尖端向下垂,边缘则往里翻卷,叶子颜色深绿有光泽,若是新芽则带紫红色。每年早春茶树发芽的时候,从远处望去,整棵树艳红似火,仿佛披着红色的袍子。
  大红袍的树龄已逾千年,现在九龙窠绝壁上仅剩数株,岩缝中渗出的泉水滋养着它们,因而不用施肥它们也生长茂盛。每年的513日至15日,当地会有专人架起云梯上大红袍采茶,产量极少,只有几两,被视为稀世珍宝。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上述图片,为虎啸岩入口处图片。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135@365西南海疆行纪实(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