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365样边长城初夏行

标签:
365北京河北怀来样边长城摄影习作 |
分类: 攀爬北京周边长城见闻录 |
接长城驴摄团首老蜗牛发召集令:五月十一日,样边长城撒欢,蓟门桥西晨7点集结。同行四车十六人,甲车:嫣儿(驭手)老蜗牛、雏菊(压寨夫人)、园园;乙车:行者大夫(驭手)、飞鸟鱼、玉儿、芳芳、林林;丙车:三利、(驭手)百货;丁车:兔爷(驭手)、田园、人生与女友、焉支牧人。
即日成行,四车聚集,先后风驰电掣(形容词而已)、扬长北上,沿八达岭高速北向,直驱样边长城所在地河北怀来。
此次前往的样边长城,是河北段长城,是俺前所未闻的一段长城。归来后,查阅网络资料,才得知:样边长城,其在京畿系列长城段中,其重要地位,可以讲具有首重地位。
关于这段珍品长城,有传说是明代大将徐达监制。明洪武元年,朱元璋为防备漠北元朝残存势力卷土,命大将徐达重修京北锁匙居庸关,以阻止蒙古骑兵突袭。徐达则选庙港村,为各地修筑长城,修了明长城的一个“样板间”。
样边长城长约3000余米,全部由见棱见角的条石砌成。石块犹如烧制的大型城砖,平均长60厘米、宽30厘米、厚约20至40厘米,大小匀称,整齐划一。每层石条之间,均用薄石片找齐。从地面往上数,不多不少17层。样边长城最美的一段,高约六米(不含垛口),宽约五米,上面铺的居然是片石,就像现在家里铺的地板砖。样边长城依山势而行,每遇转弯,墙面居然甩出一条极其优美的弧线,凭肉眼根本看不出条石的棱角。村里的石匠们,至今还在争论,前辈究竟用什么方法“勾”出这漂亮一笔。
样边长城几处呈S形曲线,线条圆转而流畅。墙体垒砌的十分规整。用砖垒砌的垛口、宇墙、城楼被当地百姓拆毁于70年代,但样边长城主体尚在,宏伟而壮观的气势犹在。不到居庸关长城,就不了解明代长城的历史内涵,而不看庙港样边长城,也就看不到明代长城的精华所在。(此段长城损毁,还有一说:是日本入侵,为修筑炮楼,毁拆城砖所致。明证就是:盘山蜿蜒而能驱车至长城脚下的碎石路,就是当年日本人开凿的。)
俺们登至样边长城,它最明显别于以前见到的长城,呈现面前的竟是一派废墟美,但却彰显出极其端庄、严谨、标致的深沉。俺们迎着六七级山风,置身在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坍塌、损坏的长城颠,依旧会赞叹俺们的先人,在群山之巅,创造出墙体白中微黄,宛如一截遗失了的古玉般样边长城,那份巍岸与雄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