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摄冰川博物馆

(2012-12-20 05:04:26)
标签:

北京

北京冰川遗址博物馆

文化

分类: 在行摄中快乐

                    行摄冰川博物馆

 

行摄冰川博物馆

  

行摄冰川博物馆北京石景山地区模式口,是旧京城京西进出京城的要道,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就深藏于此。第四纪冰川基岩冰溜面遗迹,面临永定河,背靠翠微山,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的一座冰川遗迹陈馆。

 

   行摄冰川博物馆1952年,在修建永定河引水渠的过程中,水利部高级工程师地质学家李捷,带队到京西进行勘测。在模式口附近的翠微山南麓,他发现了一些裸露出地面的岩石,上面布满了一道道痕迹,不可能是天然形成的,显然是外力形成的擦痕。李捷以地质学家特有的敏感,把这个发现报告给了相关部门。后来,经过李四光等学者的实地考察,终于确认这些石头上的痕迹就是第四纪冰川擦痕。这一发现,强有力地证明中国拥有第四纪冰川遗迹,被称为“亚洲地质史上的光辉一页”。

 

   行摄冰川博物馆1989年,在模式口冰川擦痕边上兴建了冰川遗迹陈列馆。2009年6月,陈列馆重新进行了改扩建,新馆展室面积比原来扩大了五倍,以前裸露在外的第四纪冰川擦痕遗迹“进了屋”,还新增了模拟人机互动、场景复原、多媒体演示等项目。

   第四纪冰川基岩冰溜面遗迹,产生于第四纪气候大幅度波动的寒冷期。那时由于降雪量骤增,且远大于雪的溶化量,于是在山上海拔高度条件适合区域积雪成冰,当其厚度和重量为山体无法承受时,冰体便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随山势向下运动,即形成冰川。基岩冰溜面即是冰川经过时被刻磨、铲刮出痕迹的山岩。

 

  行摄冰川博物馆冰川遗迹陈列馆内,介绍了第四纪冰川的基本知识。而且是我国地质泰斗李四光先生,创立与发展了第四纪冰川学说,并开展了冰川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以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和我国第四纪冰川分布及考察情况等。
    展品绝大部分为冰川遗迹的照片资料,及部分碛石标本。在面向社会的科普领域内,该馆亦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气候及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人类如何在未来冰期中发展文明”、“冰川现象在今天为人类储存提供能源功能及列人类文明潜在的巨大威胁”等专题陈列,可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第四纪冰川学。
 
    行摄冰川博物馆冰川馆不但向广大观众,传播介绍地球、地质方面的科普知识,而且弘扬了李四光等老一辈科学家,为攀登科学高峰不畏艰险、奋斗不止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为地质界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实地考察,学术交流的活动场所。
    该馆两层的现代化建筑,分为遗迹保护区、知识展览区、场景复原区等5个展区、18个展室,陈列着资料、岩石标本等百余件展品。由于新馆沿山体建造了一个恒温恒湿、采光良好的房间,“镇馆之宝”冰川擦痕遗迹上巨大的玻璃罩被摘除,这样游客可以近距离观看,暗红色岩石上的擦痕。

  除了擦痕遗迹外,冰川馆通过展板、标本展示、多媒体演示、场景复原、模拟人机互动、地质休闲园林等现代化的展陈手段,让游客真实体验到第四纪冰川时代的地貌、植被、生态环境以及人类进化的过程。

 





行摄冰川博物馆

行摄冰川博物馆

行摄冰川博物馆

行摄冰川博物馆

行摄冰川博物馆

行摄冰川博物馆

行摄冰川博物馆

行摄冰川博物馆

行摄冰川博物馆

行摄冰川博物馆

行摄冰川博物馆

行摄冰川博物馆

行摄冰川博物馆

行摄冰川博物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冰 天 雪 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