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续激情,眷恋别草原

标签:
北京苏尼特右旗赛罕塔拉镇日坛中学宣传队摄影习作杂谈 |
分类: 在行摄中快乐 |
故,为确保各位老同学,既圆满品味到正宗的蒙餐,又安全便捷地尽早抵达北京,特将早餐与午餐合并尽享。将蒙餐品享时间定在了上午十点许,并将品享蒙餐地点,选在了顺道返京的路旁。
就俺在牧区生活工作的经验,这就是蒙古族喜迎贵客,敬献下马酒时,高吟的敬酒歌。当俺下到车前时,只见两位身着蒙古族民族服装的姑娘,边唱着敬酒歌,边双手奉敬着,用银色的金属酒盅,盛满的下马酒,恭迎着各位来自远方的贵客。同时奉献给每个来宾,一条纯蓝色的哈达。
蒙古包以洁白的主色,亮丽在蓝天下,分外透着蒙古民族的质朴、真诚、淳厚的民族元素;蒙古包外,还有拴着的骑马,充分体现了蒙古这个马背上的民族,与骏马的息息不解之缘;一架小型勒勒车,等待着好奇的远方来宾,试一试它行走在草原上那,如大海行舟般的魅力;蒙古包后面的风能发电机,迎着风欣然地在转动;太阳能发电机的映光板,在明媚的阳光下褶褶返光,尽力为主人的需求,向太阳最大限度地索取着能量。
当俺走进蒙古包,立马感受到蒙古族待客的场面,简朴而盛情,富有而时尚:长长的彩漆的条案,横摆在中央;条案上摆放着,各色蒙古族特有的酒菜;酒瓶开启,酒香飘逸,酒盅斟满,酒菜品味,酒情煽起,酒樽高擎,祝福盈耳。
做客的蒙古包,条案正面已然坐客了,原日坛中学的三位老师:侯伯明、苏世萍、席丽明,故应为上座,俺便列席在东侧落座。落座后,眼前的景象,稍不同于藏族餐饮。俺那时牧马时,主要经常与当地祁连山脉的藏族同袍牧民打交道:藏族同袍敬过下马酒后,待尊客落座后,奶茶是会以同样的方式相敬的,随后的不是酒菜,而是酥油糌粑;当一小碗清炒青稞面的糌粑端在客人面前,客人即须以酥油白糖,以手相伴混合后,捏成小窝窝头的形态,送进口中解饥;其后便是大碗的青稞酒,大声的猜拳行令,大块的朵颐手抓肉。由于在座的没得蒙古族主人,完全是自家的客人,故没得蒙餐的豪迈之情。唯俺一个曾生活与工作在牧区的人,那奶茶的煽情,为俺独享;独自一人斟满酒,欢声一句:不饮酒,就不算草原人。
奶茶,牧人必备的饮品,在俺们那时,分清奶茶与奶茶之分:清奶茶,为云南茯砖茶,在熬制浓滚时,加入打过酥油的奶子而成;奶茶便是以没得打过酥油的奶子,直接混入滚开的茯砖茶汁而成。奶茶,为尊尊贵的客人才能享用。
酒,俺那时可没得啤酒能上桌,唯青稞烈酒才能待客,不喝则已,一喝必得一醉方休。划拳猜令,那更是不可或缺的,要想美酒少饮,您就得拳拳要赢。故,俺在老牧工指教下,练得两手划拳,变手势以应对浓烈的青稞酒下肚。
此次蒙餐,没得划拳猜令的狂野豪放,但却有着众校友围坐在条案前的亲昵,说的最多的就是,感谢钱程的周到安排,感恩老师的同行与栽培。
俺牧马时,牧工每年冬季,要发数只羊,作为牧工的营养补助。可俺这群光棍小伙,哪来的烹饪器具,唯:铡刀分羊肉,铁桶做煮锅,一把大青盐,一包花椒大料煮一宿。第二天清晨,爬在被窝里就啃开了,滚烫的清汤煮羊肉。要是等到连队开早餐,风声一传,一个连队的战友,都会闻香而至,那您哪会儿,恐怕也就是狼多肉少的啃羊骨头的分了。老牧工们,对手抓羊肉,最香的吃法,就是煮羊肉的锅,刚刚翻滚开了花,就会把还带着血丝的羊肉,捞出来趁着热撕啃起来,那叫一个香。
此次蒙餐,食品是蒙餐的内容,而食用的氛围,还是在谦谦恭恭,温文尔雅中结束了,全然没得当年那种,纵情于忘形于不顾,豪放至粗野于不拘,豪饮而放歌,纵酒而足蹈,尽醉而卧草丛。
为此次活动,队委会做了大量的组织工作;两位领队不负众望,下班后,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了各项安排;艺术总监和助理,提早做好了演出的编排和准备;主题队会的主持人,会前就完成了《宣传队的故事》一书的初稿,和大家进行了沟通。队委会的其它同学也都忠于职守,认真做好了相关的工作。
宣传队老队员们积极、热情地参与,更使本活动有了坚实的基础:石小莉不仅自己准备独舞,还带来一大箱子舞蹈服装和服饰,使草原上的晚会演出大大增色;更多的队员,都是安排好家庭和工作中的事物,积极热情地参与此次活动。特别让人感动的是:纪小光专程从成都飞回北京,8月2日晚十一点才落地,8月3日清晨,就已站在同学们的集合队伍中了;邹敏同学,更是8月3日凌晨一点自新疆回京,清晨就赶来参加活动。特别令大家感动的:大洋彼岸的队员李辉、张梓媛,不仅多次来电、来信,还特打电话到会场,与大家共享欢乐。
也同时要提及的是:七二届的几位老大哥,多年来一直关注和参加宣传队的各项活动,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为本次活动他们也默默做了很多工作。
宣传队影响了大家的一生,这句话代表了大家的心声。
侯伯明老师的小结,高度、明了地概括了,此次苏尼特草原激情之旅。而此行的领队杨丽同学,及苏世萍老师,在与张梓峰、刘亚、石小莉、刘颖、刘风格、费贺龄、白路平、张芝丽、邹平、黄亚华、吴燕、张殿香、夏阳等同学,共同付出了缜密的筹划、筹措、组织、准备、落实的工作后,为此行的成功奠定了决定性的基础。
“我们以“急行军”般的速度,结束了此次草原、沙漠之旅的队庆活动。
欣慰我们这支队伍的战斗力并不减当年。
此次为纪念日坛中学宣传队,建队四十周年队庆活动的《苏尼特右旗激情之旅》,在同学们相互传到海外时,更是激发了不能回国,与各位老校友,老队友相聚的,客居海外的两位同学的感慨:
只要说起咱们日坛中学宣传队,我就感到非常亲切而且充满着感激。亲切是因为它就像儿时的记忆一样,那么熟悉那么亲近。在我心里有着深深的烙印。换句话说,宣传队是我们‘摸爬滚打’长起来的地方,我们对它有着特殊的感情。感激是说,在宣传队的排练中培养了我们的集体精神,同时我们还学会了怎样克服困难。这些对日后的影响是巨大的。还有,对于我们女生来说,舞蹈塑造了优美的体形体态,使我们受益终身。
俺虽说随行了此次《苏尼特草原激情之旅》,但亲身感受到:俺的这些原日坛中学宣传队的小学友们,在共同的宣传队的经历中,获取了相同历练。勤奋,奠定了日后的基础;刻苦,练就了日后的坚韧;付出,造就了日后的素养;进取,形成了日后的动力。尤其是,见证了宣传队原骨干队员们极大的凝聚力,硬是在相隔四十年后,把日坛中学宣传队的建队纪念活动,搞的如此风生云起、活泼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