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爬大臻峪长城

(2012-06-30 01:15:24)
标签:

北京

怀柔

大臻峪长城

摄影习作

原创

分类: 攀爬北京周边长城见闻录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汉语很精准,尤其是动词。爬山,或爬长城,如果用不上手,仅用脚来完成,就不能称之为爬山,或爬长城。爬字特指是:手和脚一齐着地走路。抓住东西向上爬为攀,踩着东西向上升为登。

故俺们今年春末时节,在老友牧马岚山的导引下,至北京怀柔大臻峪村二队,上山爬长城,真的是名符其实的爬了。

大榛峪村位于燕山深处,响水湖畔,东临慕田峪景区,距怀柔城区25公里,交通便利,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更有明代长城由东向西,绵延9公里,是燕山段保存最为完整的古长城。全村由5个自然村组成,拥有850多口人。村域面积15.6平方公里。

 

爬大臻峪长城 大榛峪,原指今大榛峪村的西台子,其名最早见于大榛峪长城的大榛峪关(俗称贾家口关)石碑(现藏于响水湖景区)。据传,当年修建长城的官兵来到此地,见一片茂密的平板榛林,其果实有成人拇指肚大小,比寻常榛子大出许多,故此地取名“大榛峪”。

  大榛峪长城因交通不便,前来的游人稀少,至今仍保留着原始古朴的风貌。资料讲:大榛峪长城属怀柔境内的重边长城,从北沟的水关到响水湖内的磨石口关,全长约9公里,中间可分为三段:第一段是水关-西大楼-贾家口关,就是从三岔子村到姚校长的自留地;第二段是贾家口-牛犄边-驴鞍岭口;第三段是东边的旺泉峪和磨石口长城。长城的地势西高东低,最高点西大楼海拔986米。

 

   爬大臻峪长城大臻峪村俺们来过几次,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此次是岚山老弟,随一场马友聚会,说起大臻峪还有一段长城,是俺们没走过,俺们将信将疑地决定看个究竟。果不其然,此段长城是由大臻峪二队果林,至一处被称之为水关的地方。在此处水关,可北向至铁矿峪,南向大臻峪四队,直至庄伙村的“北京节”长城。

    北京的长城,俺们走过多处,唯“北京节”、墙子路“V”字段长城最陡险,故俺们最初登临此段长城,并没有意识到此段长城的凶险。待到俺们临近被当地人,称之为“驴鞍岭”,长城急转弯的地方,其坡度感觉超过了几近八十度,就不得不手脚并用地向上爬了。尤其是转过驴鞍岭,在向下行时,几乎没有路。是寻着突出的砖棱,一步一移脚尖,四肢并用地爬下来的,由此本文便为《爬大臻峪长城》了。

 

   爬大臻峪长城俺们来到大臻峪时,已是春末,那漫山遍野的山桃、山杏花,盛花期已过。但粉的、白的、粉白的山花,还是相伴着古老的长城,一簇簇,一蓬蓬,开的令人花色迷离。只是天气阴霾,视野迷障,所拍图片不尽人意。故搁置现在,趁本周的雨勤,不得远行有新的行摄之旅,以作涂白。

   为得瑟的明白大臻峪长城,俺网络下载资料讲:

   北京的长城,在怀柔境内横贯而过,全长大约72华里,共有敌楼154座。

  明代长城共分为九镇,怀柔区内长城为蓟镇所辖。蓟镇,为京都左辅,地理位置极度重要,历任总兵名将云集,其中最为我们熟知的当属戚继光。

 

   爬大臻峪长城怀柔境内长城的走势,为一个大的人字形:从密云古北口方向来的长城入怀柔后,经河防口、莲花池、慕田峪、箭扣、响水壶、大臻峪、黄花城、西水域,然后进入昌平县,向八达岭方向而去,横贯东西的一道;在箭扣的北京结,长城分岔,向北经九眼楼进入延庆县,向张家口而去,此为另一道。

   黄花城长城,从前为水关,目前是黄花城水库,路西山石上斗大的“金汤”两字依然醒目。长城在山谷中被南北向的公路切断,向西的是西水峪长城。沿着长城向东,过四五个敌楼后,可见长城从西边山腰向峰顶,然后再向南面山谷,走出一个大的之字形,蔚为壮观。这种走法,应当是为了守住制高点。之字形的底部是个水关,现有半修复的关门楼。从水关向东,长城沿山脊一条直线奔向山顶,大有直入云天之势,这就是十八蹬了。十八蹬是黄花城长城最为雄奇险峻之处,民谣说“十八蹬,高入天,鹰飞倒仰猴难攀;山高到底有多少,一个骨碌滚三天。


     爬大臻峪长城过了十八蹬后,明长城被干石垒就的古长城,代替这段长城,当地称为“干扎边”,今大多坍塌为一条若隐若现的乱石堆。如此绵延20里左右,即到铁矿峪长城。铁矿峪为一山村,有路切长城而过,为一水关。过水关沿路向北几公里,能到三岔村和水泉沟村。不久就可看到东南方向长城,在山巅奔跑,到著名的西大楼子。
 

   从铁矿峪到响水湖这段长城,大约就统称为大臻峪长城吧,或者还有连云岭长城之类的名字。这段长城保存较好。从大臻峪村沿古道望山谷而走,大约一公里就到长城脚下,依然是个水关。长城自关口向西,翻过两个山头后,在最高点的敌楼为西大楼子,海拔千米左右。向东,过4个敌楼,可以到响水湖水关的正北制高点。在这里,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北京结、西大墙、九眼楼等等。下边响水湖一线的长城,极为险峻。

 

   爬大臻峪长城从敌楼上望着那段绝壁上的长城,普通人恐怕爬都爬不上去,难道还会有敌人从这里攻打上来吗?其实,这或许还是为了占领制高点和控制水关。过了响水湖,向东,可以到北京结,这是箭扣的西起点了。
  长城水关在北边不远的谷口,谷口不足十米宽,长城从两边山上下来交到这里,谷底的水关已经被冲毁,残破的城墙只剩下根部还参差地挂在悬崖上,像是一个巨大的被撕开的伤口。

   左边悬崖上的长城,在百米距离内,走出了一个近似字母阿尔法的几字形。之所以这样修,一方面是悬崖太陡,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控制水关。这一带长城,走到两山夹一沟的地方,修了很多水关。向西北依次是响水湖、大臻峪、三岔村、十八蹬西、黄花城,应该还有西大楼子东边山谷的水关,那个水关还很完整。

 

   爬大臻峪长城西北大臻峪、西大楼子一带的长城清晰地盘旋在山脊上,上到西大楼子的那段长城看起来又高又陡,一条直线直冲山顶,颇像黄花城十八蹬的模样。长城弯弯曲曲、高高低低的一直到北京结,东北方向最高点就是九眼楼。

   有石碑的楼子东边的那个敌楼,是怀柔最漂亮的敌楼之一,玉石楼。这个五眼楼,高大、坚固,城楼基座的条石相当洁白,城楼南侧两个出水口,修长的身影映衬在蓝天里,诉说着五百年来的守候。穿过城楼从东向西回望,敌楼更显漂亮,二层房子的东墙还保存完好,从城楼里边看是个残破的单坯墙。

 

    爬大臻峪长城从这个楼子向东,就是耷拉边,是在长城主线,向南侧摩崖石刻谷,伸出去的一条,八百米左右的支墙。而长城主线,则转向东北,经一个山洼,然后逐渐爬高一直到北京结。从地形上分析,耷拉边应当是为了对摩崖石刻谷形成二次保护。耷拉边和主长城相交的地方,是个残破的小型关城,南侧是进入关城的高大的拱门,拱门外一条山路也许就是下到摩崖石刻谷的。关城北侧是个低矮的敌楼,这座楼子残破的样子让人感到很苍凉,因为城楼主要是用黄色的石片而不是青条石和城砖修筑的。

 

 

  

爬大臻峪长城

   长城,这条巨龙横卧在群山之巅,把身子也探向大榛峪后的山谷,形成一道当地人用来驮运重物的驴鞍状,所以,当地人就称这道长城为“驴鞍岭”。可能觉得这名字太土太没诗意吧,久而久之,驴鞍岭被充满文化气息的“云安岭”所代替。该长城始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是为了明朝护守边防而兴建的。此段长城拔地而起,直冲云天,甚为壮观。所以,现在称这长城为连云岭长城,使人不由得想起李清照的“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爬大臻峪长城 1569年,明隆庆三年,“北京结”西南一带的重点工程大臻峪段建成。当年所立之碑,在大臻峪村李富友家发现。大明万历年间,大修北京长城,大榛峪长城也在此时得到了修复。大榛峪有石碑记载了这一次浩大的工程:“山东右营春防军士三千名,内除杂流火兵四百名,实在修工军士两千六百名,奉文派修大榛峪,东接主兵工尾迤西二等边墙五十八丈五寸,内修便门两座,铁褁门四扇,又修匣光墩台起迤西二等边墙六丈九尺五寸。共墙六十五丈,底洞一丈六尺,收顶一丈二尺,高连垛口二丈,自本年二月二十日兴工办料,遵照原行如式修筑,於四月初八日修完,因记……万历四十三年(1615)四月立”。

   

   爬大臻峪长城长城每经过一个山谷必建一座水关,水关之上必有瓮城为守城之险。驴鞍岭也不例外,在鞍的最低处的山谷口上,建有一水关,行洪时可作泄洪之用,无水时可通车马。只是这道水关破坏严重,不象西边西大楼和十八蹬的长城,水关保存完好,这里的水关已经只剩下一道缺口,唯瓮城还可见当年的规模。

   大榛峪长城两边都修造了完整的跺墙,双边跺墙是这一带长城的一个特色,虽然在其它段不是没有,但像大榛峪这样成建制大范围的不多,一种猜想是东边的箭扣和西边的铁矿峪长城太过险峻,被突破的可能要小于大榛峪,所以大榛峪墙高且宽厚,为的是关口一旦被突破,仍然可以向关内持续攻击,以达到阻碍敌人进攻速度的作用。

 

   爬大臻峪长城有这么一种说法,修长城本身就是一种示弱,这能否成立暂且不论,但大明朝这次大修长城,确实是被打怕了。那个游牧民族骑着高头大马、挥舞着寒光闪闪的马刀,日夜在北京的城墙下叫嚣,要不是出了个书生于谦“投笔从戎”,扶大厦之将倾,大明王朝早就不保了。所以,这次修的长城,是有史以来最为坚固的,万历皇帝也想毕其功于一役,下大本钱保住朱家的江山万古不变。可惜他对战争的理解远没有对炼丹的理解透彻,不知道决定战争胜负的,永远只能是人,而不是工事。所以,大明王朝还是被长城外面的,另一支游牧民族所终结。

 

  爬大臻峪长城 本文至此,凑打油文结尾:

   

   爬长城心栗,

   伫楼颠远寄,

   秦初至明继;

   燕山贯逶迤,

   迭岭重峰奇,

   筑长城抵敌;

   块砖累石积,

   艳阳炙热袭,

   冰雪寒冬饥;

   告罄父母依,

   妻儿长思泣,

   寂寥守边意;

   朝露透衣湿,

   夕阳枕双臂,

   何堪还乡计;

   关山依旧是,

   往事湮尘弃,

   军卒血泪掷。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爬大臻峪长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闪走黄草洼
后一篇:舞动的色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