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子小景

南海子公园,目前是北京四大郊野公园之一,也是北京市最大的湿地公园,全部建成后总面积超过11平方公里。其位于大兴区东北部南五环南侧、大兴新城与亦庄新城之间,是北京落实城南行动计划的第一个重大生态工程,计划3年内全部建成。
俺去年到过南海子公园,并有专文简介,今年携几位亲友,再次前往游历,将所拍小景,特辑一文贴图发在博园,以供有兴趣的博友分享。
南海子公园历史上是北京最大湿地,是辽、金、元、明、清五朝皇家猎场和明、清两朝皇家苑囿,“南囿秋风”早在明朝时,就与西山晴雪等列为“燕京十景”之一,后逐步衰落为环境脏乱差的城郊地区。
据相关信息:南海子公园一期,于2010年1月中旬开始建设,包括湿地修复、垃圾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理、水景等郊野景观恢复等,现已全部完成。公园目前已形成,东南部主门景观区、西南部山地景观区、西部湿地风貌区、北部南囿秋风景区和东部园艺花卉景观区等五大景区,有朱雀迎宾、昆石双柳、鸟语瑶台、枫林醉爱、溪谷春晓、观鹿台、圣石桥、陂塘雁影、望原亭、晾鹰台、银杏听涛、国色天香、海户人家、百草杏林、日晷广场、上林花坞等16个景点,并与原有的麋鹿苑连成一片,景观总面积达3700多亩。
现以开园的一期工程,仅是整个公园面积的五分之一,整个公园面积相当于4个颐和园。 在景观规划设计上,麋鹿苑紧紧围绕“生物保护、自然和谐”的理念,以自然野趣的生境和湿地景观特色为目标,致力于恢复和提高三海子地区生物的多样性、自然性和完整性,继承燕京十景之一“南囿秋风”的历史文脉,贯彻生态学原理和生态保护理念于景观规划设计之中。

以生态的思想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设计的首要原则,坚持以北京的乡土树种为骨干和基调树种,合理进行乔、灌、草的搭配,运用植物典型特征建立和恢复的人工结合自然的各种植物群落,不仅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而且将动植物科普知识的普及融入到良好的自然环境中,既让游客和参观者获得知识,又激发了人们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和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其间“南囿秋风”石碑,与“西山晴雪”、“卢沟晓月”等并称为燕京十景,如今在南海子麋鹿苑得到部分复原,一块高约 8m
的巨石矗立在纪念园湿地景观湖畔,正面是乾隆手书的“南囿秋风”四个大字,与周围的波涛般起伏的芦苇形成一刚一柔的鲜明对比,既是点景之石,也是点睛之笔。

公园南面的宽敞的公路,直通北京城内。


镶嵌在地砖间的地画,反映当年皇家秋围的情境。


公园东南门的景致











用佳能X30长焦,拉拍到南海子水域对岸,正在拍外景的剧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