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奇葩花园村
(四)


俺们在花园村,感受最深的是,两件事:一则是“女人顶起一片天”,二则是女主人们都很热情,好像这有些历史渊源。
据史料记载,古时候有个辽朝,辽朝有个太后姓萧。萧太后曾主政辽朝,使辽朝由衰转盛。当年萧太后途经此地,认为这里是“卧龙尊凤”的吉祥宝地。于是将此地建为御用花圃,并建起专供萧太后和宫室贵族,赏花纳凉用的看花台。经过千年沧桑巨变,曾经承载大辽盛况的御花园之看花台,最终在时代的变迁中,淹没在历史的红尘里,只成为人们世代相传的记忆。
千百年来,勤劳的花园村人民,在这片沃土上传承着历史的夙愿,几经努力,终于建成了独具特色的,四季花卉产业园区,再次呈现出当年萧太后的御花园的,花团锦簇,花香四溢的繁荣景象。
2008年,杨宋镇政府经多方考察、反复研究,恢复重建了底蕴深厚的古“看花台”景观。重现了巨幅卧龙尊凤图的栩栩如生,京古驿道的车水马龙,和“水乡碾子”的奇趣绝景。

四季花卉园区以其独特魅力彰显着历史文化的气息,不仅作为花卉产销的集散基地拉动了经济发展,更成为人们观光旅游的理想境地。萧太后千年御花园正以独具特色的生命力和亲和力迎接八方客。

俺们寻到新恢复的看花台时,紧邻看花台的花卉大棚,传来一个热情的声音:你们是城里来的吧,到我们家的大棚来拍,不收费。俺们寻声音看过去:一个妇女,隔着铁艺栅栏,热情的向俺们打招呼。俺们喜出望外,应邀进入了那位妇女的大棚。那位女主人,一边向俺们介绍,她的大棚种的各色花卉,还一边为俺老伴,采摘着自家的香椿,让俺们带走。在与女主人攀谈中,获取如下信息:她看似五十来岁,实则一盘论年龄,属鼠,比俺还大两岁;有三个女儿,都已成婚外嫁生儿育女;她大部分时间,都是给女儿们带孩子,没得时间伺能自家的大棚,故自家大棚种植的大都是木本,无需太多劳动付出的花卉;她的老伴,名叫赵文平,是村里的文化人;......。
俺们一路拍她的花卉,一路听她念叨自家的幸福生活,听得俺心里一劲的羡慕。她让俺们九月,或者明年四月再来。九月来采摘她家的无花果,可甜了;四月,是她家牡丹、芍药盛开的好时候,城里她家的老伴,有许多朋友,都会赶来专门拍照。俺回家后,还真的用百度,搜到了她老伴赵文平,在搜狐建的博客,发表了许多专门宣传,自己的家乡花园村的博文。任谁都可以到她家拍照片,不过她不经常在家,您去以前,提前给她老伴打电话。她老伴赵文平的手机号是:1668992535.
从赵文平家大棚出来,俺们接着进入了果蔬花卉科技示范园,这个示范园的女主人,就是俺们参观过的西瓜大棚,那位女主人的亲妯娌。她也是十分热情地接待俺们,进入她的花卉大棚拍摄,也是畅谈着自己满意的小日子。俺就不详细记述了,因为她说的自家的事,都是令俺羡慕的事。俺过去是怕插队,而现如今,您想插队,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事。天翻地覆了,农民真的是过上好日子了。

花园村,评的上,评不上《北京最美丽的乡村》,已经不重要了。
只要这些顶起花园村一片天的女主人们,整日子全身心地伺能自家的花卉大棚,整天与跟自家不相干的人,磨叽磨叽自家的高兴事,那就是北京最美的乡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