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幸与恩师再同行  (二)

(2012-05-21 01:35:16)
标签:

北京

北京联大

师范学院

恩师

观复博物馆

摄影习作

原创

文化

分类: 在行摄中快乐

                   幸与恩师再同行

                         (二)

 

幸与恩师再同行 <wbr> <wbr>(二)

 

  幸与恩师再同行 <wbr> <wbr>(二)  前文记述,此行参观观复博物馆,是有幸与恩师侯伯明同行;更是有幸与侯老师的各位,已然离退休的老领导、老教授们同行。与如此众多的高级知识分子一起,共同参观,有着深厚、璀璨的,中华文明、文化底蕴的观复博物馆,是俺此生的第一次。那真可谓是一次短暂的,名副其实的文化之旅

   “观”即看,“复”即一遍又一遍。世间万物你只有静下心来一遍又一遍反复仔细观察,才能认清它的本质。“观复”博物馆由此得名。

   观复一词,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是:“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意思是说:达到虚空的极点,安住於甚深的禅定之中;宇宙万物相互运作生长,我们得以观察到它们的本根源头。不论万物如何变化多端,终会回归根本。回归根本称作静,就是所谓的回归其本来自性。

 

     幸与恩师再同行 <wbr> <wbr>(二)观复博物馆是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1996年10月30日获政府批准成立,马未都先生为创办人,并就任馆长至今。

   马未都曾任职于中国青年出版社,十余年里他发表小说、报告文学等上百篇,并结集出版。马未都从80年代开始收藏中国古代器物,至90年代,他的收藏已具规模,陶瓷、古家具、玉器文玩等藏品逾千件。1992年他的《马说陶瓷》一书,被许多读者视为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接着他还写了《明清笔筒》等文物鉴赏、研究的专著和上百篇文物研究论文小品文章,在《收藏家》、《文物报》上发表,并参与编写《中国鼻烟壶珍赏》。

 

   幸与恩师再同行 <wbr> <wbr>(二)马未都还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马未都说收藏》。马未都的另一部专著《中国古代门窗》已经于2002年面世,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第二届全国优秀艺术图书奖一等奖。目前他又致力于关于中国古代家具艺术的研究和整理。

 

   幸与恩师再同行 <wbr> <wbr>(二)                                                              

 

    马未都从80年代开始收藏中国古代器物,至90年代,他的收藏已具规模,陶瓷、古家具、玉器文玩等藏品逾千件。

  

 

 

 

幸与恩师再同行 <wbr> <wbr>(二)

 

     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的建立,是马未都多年的心愿。从1992年起,马未都便开始孕育这一计划并为之奔走,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1996年10月,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终于获准成立了。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的成立,填补了我国建国以来,成立私立博物馆的空白,并于2004年实行理事会制。观复博物馆为公益性独立法人,接受社会各界的捐赠。在浙江杭州、福建厦门设有地方馆。本馆展览侧重开放形式,强调人与历史的沟通,突出传统文化的亲和力。

 

    幸与恩师再同行 <wbr> <wbr>(二) 该馆设有:瓷器馆、家具馆、油画馆、工艺馆、影像馆、门窗馆和多功能厅。常年举办各类展览及讲座,开展鉴定和咨询业务。展览侧重开放形式,强调人与历史的沟通,突出传统文化的亲和力。观复博物馆在浙江杭州、福建厦门设有地方馆。观复博物馆现位于朝阳区大山子张万坟金南路18号,总占八亩。

    陶瓷馆长年展出宋代至清代1000多年间,中国古代官窑、民窑的瓷器150多件,是宋(辽、金)、元、明、清时期,五大名窑(汝窑、钧窑、官窑、哥窑、定窑)最具代表性的器物。

    

 

   幸与恩师再同行 <wbr> <wbr>(二)                                                               家具馆共700平方米分为6个展厅,设红木家具展厅(内厅、外厅)、紫檀家具展厅、黄花梨家具展厅、鸡翅木家具展厅,并另设一间古代书房。陈列了明清古家具的精华共200多件。

 

 

    幸与恩师再同行 <wbr> <wbr>(二)每件家具再配以当时的摆置形式,一个活生生的历史场景就呈现在眼前,行走其中,竟有穿越古今之感。明朝家具的典雅,清家具的华丽,一览无余。

    据说里面有一对紫檀描金七重檐宝塔,很有来头,是当年乾隆皇帝为其生母八十大寿预备的贺礼,造型上采用的佛教典故,因其母信奉佛教。后来文物流失英国,马未都先生在苏富比拍卖会上以350万元的价格拍下,终于使其回归故里。这件事也被传为佳话。

   幸与恩师再同行 <wbr> <wbr>(二) 油画展厅展示现当代中国知名画家,陈逸飞、杨飞云、陈衍宁、刘文进、罗中立等的作品,及10多件现代雕塑品。

   工艺馆展出古代工艺品100余件,分三个展厅。展出了清代的漆家具;景泰蓝;古代的文房用具、铜器、漆器、铜胎画珐琅器等。

   

   幸与恩师再同行 <wbr> <wbr>(二)该馆展出的门窗绝大部分为江南所制,小部分为黄河流域产品。共划分为五个展厅,展品的选择精细且具有代表性。

  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最早坐落在北京古老的文化街琉璃厂,展出面积约400平方米,陈列以明清传世文物为主;除长年展出的古家具之外,还定期地策划组织专题展览,并举办文化交流讲座等活动。馆内的布置温馨而典雅,客厅、书房、卧室、茶室的布置,打破了人们成见里的冷冰冰的博物馆形象。整个馆内只有十多个玻璃展室,不断地更换着新的展览。

 

  幸与恩师再同行 <wbr> <wbr>(二)自1997年1月18日正式对公众开放以来,这里已举办了明末清初青花瓷器展、中国古代文房用具展、明清箱匣展、宋辽金元古瓷展、观复小品展、海上怀旧展、食之美器——康雍乾青花瓷盘展、锤錾工巧——中国古代金属工艺展、中国古代门窗展、中国古建筑门窗及陈设展等十多个展览。1999年为配合世界建筑大会,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同建筑报合作,举办了中国古建筑门窗及陈设展,精美的展品和独特的展览设计给20万来自全世界的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幸与恩师再同行 <wbr> <wbr>(二)2003年10月应文化部要求,远赴巴黎展出中国古代门窗,法国外交部长多米尼克·加卢佐·德维尔潘,文化部长让一·阿亚贡,中国国务委员陈至立女士,油画家赵无极等各界要人均莅临参观,为之赞叹不已,当地的欧洲时报并以大幅文章报导展出盛况。

 

  幸与恩师再同行 <wbr> <wbr>(二)2000年伊始,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迁至朝内南小街,依然沿袭过去的展览方式和风格,力求将更好的展览展现给大家。馆内长年陈列中国古代传世精品文物,定期策划组织专题展览,举办文化交流讲座活动。

  2004年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迁至朝阳区大山子张万坟金南路18号,总占地8亩,展览区及会员活动区2,800平方米;设有家具馆、陶瓷馆、门窗馆、摄影馆、油画馆、工艺馆和多功能馆七个展馆。实行会员制。

 

  幸与恩师再同行 <wbr> <wbr>(二)2007年,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正式更名为“观复博物馆”。马未都的心愿是使观复博物馆尽快社会

化、规范化,形成良好的运营的机制,并最终完整地留给社会。做到这点不能只靠个人的力量,必须依靠社会的力量来完成。2007年,观复博物馆正式实行理事会制,100名理事将一起为这项文化事业做出贡献。

  2002年,马未都创办了全国首家私立博物馆分馆——观复博物馆杭州馆。2005年,创办观复博物馆厦门馆。

    惜,观复博物馆规定:馆内禁止拍摄。加之恩师还是如以往,极其认真地,按该馆之禁止拍摄的规定,多次示意阻止俺偷拍或盲拍。故所在该馆,只拍了其外景若干张图片。

    俺还为各位随行的老同志,拍了几许合影,为方便他(她)们尽快获得这些图片,俺将所有拍到的合影,附列其后,供老同志们下载。

    鉴于俺主客观原因,图像不到位,敬请包容,只是尽力而为而已。

         

幸与恩师再同行 <wbr> <wbr>(二)

幸与恩师再同行 <wbr> <wbr>(二)

幸与恩师再同行 <wbr> <wbr>(二)

幸与恩师再同行 <wbr> <wbr>(二)

幸与恩师再同行 <wbr> <wbr>(二)

       

    俺一直很敬重马未都先生,前些时候,在北京安贞医院,邂逅马先生就诊,回来就随手笔记下那次的邂逅,写下了:《邂逅马未都》一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