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太平洋 台湾宝岛幸运行(二十五)

标签:
北京台湾旅游台东花莲北回归线石梯坪摄影习作原创 |
分类: 在行摄中快乐 |
旅行社在沿途,安排两次短暂的停留,感受台湾沿太平洋海岸线的风光。一次是20分钟的停留,蜻蜓点水般的观光,途径的台湾北回归线纪念碑;另一次是30分钟的停留,跑马观花般地,稍稍驻足在台湾东海岸的景区——石梯坪。
我们人类生活的地球,除了不断自转外,还以椭圆形的轨道,绕着太阳进行旋转的公转。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而地球的公转,就形成了四季轮回。地球公转时,是斜着身子绕太阳转。地球的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相交成66.5度的夹角。因此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光垂直照射地球表面,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而是有时直射北半球,有时直射南半球。把太阳光,直射在最北面的点,连成一条假想线,就叫北回归线。
北回归线,经过地球上16个国家和地区,多属沙漠和草原地带:如北非的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的阿拉伯沙漠,印度巴基斯坦的塔尔沙漠,北美的墨西哥沙漠等等,出现所谓“回归沙漠带”。唯有经过我国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四省的地区,却是另一番景象。这一带林木繁茂,郁郁葱葱,雨量充沛,物产丰富,人们称之为“神奇的回归绿带”。
北回归线,是看不见的一条假想线,建立标志塔,就使得人们,能够直观地,看到北回归线的客观实体,去感受这条纬线的存在。它对天文、地理、土壤、生物、气候的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嘉义的北回归线标志碑建于1908年,即清光绪三十四年,建在了在台湾嘉义市,西南水上乡下寮村的铁路旁。所建成北回归线标志,呈方柱形。这是中国第一座、也是世界最早的北回归线标志,为嘉义第一代北回归线标志。
由于花莲静浦北回归线标志塔,就在台湾宝岛环岛公路的边上,毗邻太平洋海岸线。是由台湾最南端,到台东著名景区太鲁阁的必经之地,北回归线标志塔,周边的景色异常优美,故而
北回归线标志塔通体洁白,没有南北方向的指向设计,人们不是很清楚哪里是南、哪里是北?人们到此,往往都存在着,向北归?还是要向南回的抉择。这就极容易使人们,把回和归字,与将台湾的现状与未来联系起来的,站在这个圆柱子面前,去思考回归这样的宏观而敏感的话题。当俺抬起头,顺着白色的锥体标志向上望去,就是湛蓝的天宇。在蓝色的天宇下,北回归线的标志,犹如锋利的刀刺,在蓝天划过,留下清晰的白痕。这片不染纤尘的蓝天,与俺祖居的北京,是同一片天,但却是相隔的那样陌生与久远。在这个时光分界的地带,人若一脚跨在热带,一脚跨在亚热带,一线之隔,两重天地,任人时时犹疑于思考,是回,还是归的两难抉择。
台湾花莲北回归线标志塔的一边,就是蔚
中华民族的祖先,历经世事沧桑的分和,以血染的风采,金戈铁马的纵横,一刀一枪地为中华民族子孙,搏下了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垠河山,
台湾花莲北回归线标志塔,停留非常短暂,但俺是兴奋滴,若蜻蜓般在跑动中,几乎不停歇的行摄着,太平洋岸边的秀美景致。就连岸边碧绿的稻田中,那群羽毛洁白无瑕的鹭鸶群,也没能翔飞出,俺的第三只眼。
石梯坪,于1983年被台湾内政部,划定为花东沿海保护区内的自然保护区;东部海岸国家风景区设立之后,将此地划设为石梯坪游憩区。因这里海岸阶地平坦宽广,所以将区内主要通道临海侧,规划为露营区,并铺设临海步道,通往各主要景点。

石梯坪游憩区,是一处绵延一公里、便布灰白色,奇岩怪石的海滨。原为火山喷发后,所形成的一片凝灰岩地层。这一带海岸,由于岩层间软硬的差异,经长年海蚀后,硬的外凸,软的内凹,岩石又以一定倾角向东南方的海中倾斜,所以形成了石梯状的形态。
正因如此,石梯坪以特殊的地质闻名,整个地质剖面约100公尺:底部是约30公尺厚,被称作安山岩的熔岩;上方被白色的凝灰岩,和火山砾岩所覆盖;剖面的顶部,就是岩性疏松的灰白色凝灰岩。
沿着石板步道,可深入观察海蚀沟、海蚀崖、海蚀平台、隆起的珊瑚礁等地形地质景观。石梯坪沿岸随处可见奇形怪石,隆起的珊瑚礁上有许多圆洞,是螃蟹和热带鱼栖息遨游的场所。由于海浪的冲击,海蚀岩台上有很多壶穴,大小深浅不同,里面常常有圆滑的石砾滑动,有的壶穴突出地面,状如澡盆。
站在石梯坪怪石林立的海岸上,面对碧波万顷、浩瀚湛蓝的太平洋,看海浪汹涌,波涛澎湃,浪花飞溅,更是令人心旷神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