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走墙子路长城

(2011-03-17 06:40:15)
标签:

北京

密云

墙子路长城

情感

摄影

分类: 攀爬北京周边长城见闻录

                   春走墙子路长城

 

春走墙子路长城

    周日,自马友正国处,获知墙子路长城的信息,与姚兄,老蒋、老蒲相邀,于昨日前往密云墙子路长城,一探究竟。

    春走墙子路长城
   

     前往墙子路长城,是我们走山以来,到过的北京长城,最顺腿的长城。我们东直门集结,坐980快车直达密云,其发车很密,几乎两三分钟一趟车。不到一个半小时,我们就到了密云鼓楼站下车,往南行数十米,迎面就赶上了,开往墙子路的密云16路小公车。不幸的是,乘车到距墙子路总站,还有三、四站地时候,由于公路塞车,我们另换乘面包车前往墙子路。在多给了司机两元钱后,司机一直将我们送到水泉村口。

   

 

春走墙子路长城    我们东行数百米,就到了一个被称作小关的三岔路口。继续向东,就是河北的兴隆境界了。我们向左北行,即进入墙子路长城脚下的水泉村。顺村边一直延伸进山的水泥路,前行不到二百米,即走到墙子路长城跟前。

    春走墙子路长城
根据长城走势,我们判断:我们主要要看的,墙子路长城的V字形成段,应该在水泥路的左侧山沟里。于是我们果断的,向所判断的方向,沿果树沟中的上山小路前行。向上走了三百多米,拐过一个山岬,就见到了那段传说中的,耸立在两面坡上的V字长城。右侧那段已残破不忍心寒,左端那段尚有往昔雄浑的风采。我们再次经过判断这段长城的形状,一致认同今日就攀登左端的这段长城。当我们在攀登的过程中,才认清这段长城,是我们走过的长城中,最陡立的一段长城,其坡度几乎接近七十到八十度之间。个别小段落,几乎到了垂直的角度。而且紧贴长城墙边的小路,窄的仅容下一只脚一只手的情形。沿路几乎布满了碎石、沙砾、荆棘,在到达此段长城的顶端时,完全是手脚并用着向上攀爬。但在登上这段长城的顶部一瞬间,那一眼所见到的景象,全然让我们忘记了,刚刚经过的崎岖与艰险,顿时为墙子路长城的特色险峻所倾倒。

    春走墙子路长城
  墙子路长城,有别于我们所见到其它地方的长城,就是犹如一条巨龙,蜿蜒匍匐在极其陡峭的峰巅沟壑间。唯独扼腕感叹的是,人为的损坏残败,是令人发指的。虽说残败透着无限的沧桑,但还是难以原谅这岁月的蚀痕。

    春走墙子路长城
   墙子路长城,基本上是坐落在一道山脊的西面,东向尽可以望见,如壁立的群峰,西向则是视野开阔、
一望无际、起伏连绵的山峦。在山峦的坡面上,当地山民开垦的,众多梯田式果园,在春日映照下,令我们咄咄称奇。我们顾不上彼此的交流,各自只是自顾自的,用各自手中的相机,贪婪地寻着各自认知的壮美景色。此时我们的神情,若用到忘情二字,最是恰当不过了。

春走墙子路长城

    回来后在网上查资料知:

春走墙子路长城
  

 

    墙子路长城,又称泉水河长城、青龙山长城实际上就是墙子路关,位于北京密云与河北兴隆之间。距密云县城正东36公里处,是长城自平谷进入密云境的第一大关隘。明朝蓟镇长城分三协(相当于现在的军分区),其中西协四路全部位于今密云境内,墙子路雄关居东,其他三路从东向西的顺序是曹家路、古北口和石塘路。

 

 

 

 

 

春走墙子路长城    据记载墙子路关建于明洪武年间,是明长城中较年长者。墙子雄关城周2里,城门二:东曰安边门,西曰永熙门。匾额《墙子雄关》,为明万历三年夏吉日立。钦差总督蓟辽等处军务,兵部左侍郎关中人杨兆立。杨兆,陕西省肤施人,嘉靖丙辰进士。隆庆二年十月壬子由山东副使为右佥都御史,巡抚顺天。隆庆四年,由永平兵备副使升右佥都御史。万历元年加右副都御史。万历二年,升兵部右侍郎,总督蓟、辽保定。在万历十一年升任工部尚书、太子少保,万历十三年晋升为太子太保,万历十五年去世。 
    春走墙子路长城

  现二门已毁,匾额公存。村内城墙仅剩东北角老乡院中的10米左右。东、西两侧顺山而上的堡墙仍存,在小山制高点处建有高大的马面,在北面的山顶建有了望台。明朝时墙子路关设参将,清朝时设都司。墙子路属关砦有六:黄门口关、南谷砦、墙子岭、磨刀谷砦、大黄崖关、小黄崖关,俱洪武年建。墙子路关原建有诸多的庙宇,现仅存火车站北山崖下的观音庙。

  

 

 

 

 

 

春走墙子路长城 《四镇三关志》载:洪武年建。砖券拱门洞北城门一,水关一;堡墙现存北部、东部和南部各一段;水关已毁,遗迹无存;城门存,匾额:墙子雄关;万历四十五年季秋吉日。长城由村东顺山势陡攀南而上,长城在村北过铁路后止于断壁,从断壁之上长城向东行约1里至高点后折北行。明嘉靖二十四年,诺音(朵颜酋影克)二十万骑溃此而入,大掠通州及顺义、三河诸县。嘉靖四十年,俺达复由此入。崇祯十二年,官军败绩于此。

 

   春走墙子路长城

      墙子路长城所在的山,山势险峻,有极其独特之处,就是全国唯一的“V”字形长城,就在这片山峦间。沿着近乎于90°直角的山凹处,古代的工匠们修建了整齐的长城垛口。无论远观近看,皆为标准的胜利者之“V”的手势造型。不知是否巧合,这“V”字背后,着实存在着无以计数的狼烟战火。
  春走墙子路长城



    墙子路长城山势不高,却富有灵性,是戍卫者胜利的象征
;泉水河村河不宽,但却潺潺不息,养育着一方百姓。在泉水河村北有一口甘泉,清冽汩汩的泉水从山石中流淌而出,迂回穿过古老的泉水河村,汇入墙子雄关城堡东门前的河床。

 

 

 

 

 

 

 

 

 

 

春走墙子路长城

 

 

 

 

 

 

 

 

 

 

 

 

 

 

 

 

 

 

 

 

 

 

 

 

 

 

 

 

春走墙子路长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