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天一阁(二)

明范钦平生喜欢收集古代典籍,后又得到鄞县李氏万卷楼的残存藏书,存书达到了七万多卷,其中以地方志和登科录最为珍稀。清乾隆在其三十七年,下诏开始修撰《四库全书》。范钦的八世孙范懋柱,就进献天一阁所藏之书638种。由此乾隆皇帝敕命测绘天一阁的房屋、书橱的款式,兴造了著名的“南北七阁”,用来收藏所撰修的七套《四库全书》,天一阁从此闻名天下。
范钦为了确保藏书传世,自天一阁建立之始,就修立了严格的族规。明文约束后世子孙,严格遵循“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家规。但终因年代过于久远,藏书还是有很多的失散。清嘉庆十三年,阁内的藏书实有4094部,共53000多卷。时至鸦片战争,英国侵华掠去了《一统志》等数十种古籍。清咸丰年间,又有盗贼潜入阁内,偷去了若干藏书,转卖给法国的传教士和造纸厂。后因许多变故,至1940年,阁内的藏书仅存1591部,共13038卷。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为了保护天一阁,专门设置了管理机构。探访回收了,流失的3000多卷原藏书;又增入当地收藏家,捐赠的古籍;现藏珍版善本,已达到8万多卷;除此之外,还兼收藏许多珍贵的古字画、碑帖,以及精美的地方工艺品。

天一阁现分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以宝书楼为中心的藏书文化区有东明草堂、范氏故居、尊经阁、明州碑林、千晋斋和新建藏书库。以东园为中心的园林休闲区有明池、假山、长廊、碑林、百鹅亭、凝晖堂等景点。
以近代民居建筑秦氏支祠为中心的陈列展览区,包括芙蓉洲、闻氏宗祠和新建的书画馆。书画馆在秦祠西侧,粉墙黛瓦、黑柱褐梁,有宅六栋,曰:“云在楼,博雅堂,昼锦堂,画帘堂,状元厅,南轩。”与金碧辉煌的秦祠相映照。

天一阁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藏书楼之一,与历代大学者、大文豪有着不解之缘,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袁枚等文化名人均曾登临天一阁,为其作文吟诗,倾诉仰慕之情。上个世纪90年代中叶,著名散文家余秋雨写出《风雨天一阁》,更使天一阁名震一时。

天一阁,无愧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瑰宝。它的存在,充分说明: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与其源远流长,就在于中华民族,江山代有范钦似的才人在,才使中华民族,以其璀璨的文明之光,耀亮世界,耀亮环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