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 博 归 来

今晨,终于可以踏踏实实地坐在自己的博园前,舒心地敲自己“笔记本”的键盘了。
借参观“世博会”之机,在偌大的“鲇鱼”台风到来之前,结束了南下之旅,回到了自己的家,那感觉真好。
回首此次“世博会”南下之旅,我自我评介是一个字:好!用时兴的流行语说:“超值的性价比,享受见识快乐。”所见所闻,将在漫漫冬季,丰富自己博园的文字与图片,与众博友分享。分享我在“世博会”南下之旅中,所收获的“在行摄中快乐。”
既然是“世博会”南下之旅,就得先小结观光“世博会”的心得:
我非常满意此次观光“世博会”之行,此行的圆满,首先感谢网络、感谢网友、感谢上海人民。网络,使我非常便捷地了解、把握“世博会”的最新动态;网友,以勤奋的笔记,负责的态度,详尽的攻略,使我有了思想的、体力的、物质的、周密的筹划与准备;上海人民,以热情的态度、缜密的组织、周到的服务,赢得了属于他们的一届“世博会”。
其次,我们夫妻之所以此行世博会获得圆满,根本归结就是,观光“世博会”目的明确。我们夫妻,鉴于网络反映世博会的信息,以及博友各色详尽的游世博会的攻略,感到出席世博会,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否则就像众网友所述:不看世博会是悔,看了世博会还是一个悔。因此,我们确定:轻松游世博,见识与享受。以此,提前规避了一个“累”字,事后收获一个“好”字。
再是,酌情而动:我们女儿尽孝,真诚地请我们游世博,五月就提前预购了世博门票。我们没急于前往上海,而是采取了以“冷”待“热”。
中国人,传统的习俗,就是凑热闹:股市,不涨不进;商品,不贵不抢;楼市,不疯不跟。
大上海办的大世博,如此的大热闹,其开始肯定是:那些身为公仆,握着公权,夹着公款,闲的无聊的一群人,名正言顺,急急忙忙,唯恐人后,赶往大上海,凑热闹于大世博。
因此,我把出席世博会的时间,定在了“十一”长假结束的第一天到达上海。
一是全国各地,大部分以公款之实,政绩之名,“考察学习”的公务员们,都完成了“轮训”任务;
二是上海本地主流人群,会在孩子们七月至九月的暑假中,“十一”长假中,也都享受了近水楼台的世博行;
三是规避大上海的暑热天气,十一之后必会享受到大上海秋的清凉。
果不其然:我们在三天的世博会游览中,是世博会游览人数最低的时间段,日平均人数三十万左右。其前创过日参观世博会人数高达六十多万,我们离开上海后,世博会再次创下了日参观人数达七十四万的新高。
其原因很简单:全国各地,凡公款出行的公务员们,作息时间是一致的。十一长假一结束,必须先到单位报个到,找个团报个名,小金库提点款,他们才能兴高采烈地赶往上海。

而我就充分享受了这个时间差,轻轻松松地收获了,游览世博会的“在行摄中快乐”。
果不其然:我们在上海逗留的四天,秋风袭人,阴云蔽日,清爽宜人。较比那些在烈日下,排队捱时间,候在各展厅外的游人们,幸哉、爽哉!
我们在游览世博会的三天,因为有了明确的目的,就及时地调整我们在世博园的时间,既做到了轻松,又收获了见识的最大值:
一、游览世博会第一天,如愿领到一票难求的世博会中国馆预约卷。世博会中国馆,是上海世博会中心馆,因此世博会每日近几十万的游人,都要参观到中国馆,是根本做不到的事情。于是中国馆就采取了疏导客流的措施,提前发放预约卷,限定每日参观中国馆的人数。而领到中国馆的参观预约卷,同样要到世博会各入口排队。我在网上浏览各色世博会攻略时,就萌生了与每日世博会数十万参观者,竞争几万张世博会中国馆预约卷的筹划:胜券在握在近。
凡想领到世博会中国馆的人,就必需早到世博会入口处。而制约一个“早”字不可逾越的因素,就是交通。
乘公交车到世博,会受到首发车的时间限制;自驾车、打的到世博,会受到从驻地至世博会入口的距离限制。而我们要能住在世博会入口处,就会很方便地赶早,赶到世博会入口处,排在众多参观者的前列。

上海人的精明,几乎国人尽晓。如此大世博,是大捞钞票的大机遇,上海人绝不会错过。捞钞票最易的就是一个“住”,来上海必住,凡客店、宾馆、旅馆,招待所,名正言顺地提了价。你不可能在全上海,找到廉价的住处,尤其是能保障,在你疲劳地从世博会参观归来,可以洗上一个热水澡的地方。既然如此,那就“借贵”就近,住到世博会的入口处附近,不图便宜图个方便。
我们实践胜算:我们住在了世博会的七号入口附近,第一天凌晨五点起床,洗漱后五分钟,就轻松走到世博会七号入口。先我们而来的游客,不足数十人,足以保障我们领到,七号入口每日必发放的三千张中国馆预约卷。
我们事先并没想到:七号入口,是唯一不通公交车,尤其是没设世博会专线公交车的入口。这一点就得天独厚的、极大地减少了,我们领取世博会中国馆预约卷的竞争对手。更没想到的是,七号入口是偏重旅游团的世博会入口。每日较比其它世博会入口,发放世博会中国馆的预约卷,远远要超过三千张。因此我们在七号入口,领到世博会中国馆的预约卷,其保证系数是百分之百。
当七号入口处一开闸,人流涌向安保待检处时,我们竟排在第二安检口的第八位。九点开始安检后,我们顺利地领到了世博会中国馆预约卷。而且竟是抢了在那些有着丰富经验,世博票倒爷的前面。心里那个乐,领到世博会中国馆预约卷那一瞬间,打心底透出爽爽的筹划“成功感”。
那一张世博会中国馆的预约卷,是整个世博会其间,得有六千万人,想得却得不到的。那价值,远远超过了,我们为此付出的,就近住宿的宾馆高费用。
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当我们拿到世博会中国馆票后,并未急于去参观中国馆。而是借鉴网友,及排队时听到的游人建议,先去其它馆参观,下午四五点钟时,再去中国馆参观。这样就可以减少,即使拿到中国馆预约卷,还要在中国馆外排队的时间。
我们立即制定了,先远后近,先宏观后微观的参观方略:
我们首先利用了世博园区内的免费公交车,坐车观光世博会整体容貌。自欧洲区,经美洲区,乘过江免费轮渡,到浦西区,在乘过江轮渡,返回浦东,至亚洲区,至下午四点左右,参观中国馆。这样,我们在世博园的第一天参观,就得到了圆满的成效。
第二天,我们根据第一天的感受,调整参观世博的时间。上午是世博会参观人数的高峰,原因就是人们的基本生活规律的相似性:上海本地人,参观世博会,不会自寻疲劳,大多都不会坚持到,在世博园内用晚餐。那些大量利用公款游世博的游人,一般是跟团的。旅游团必需保证团队的一日三餐,那么晚餐不能对付,必须回到驻地享受像样的晚餐。而带老人及儿童的游客,必需保障老人与儿童的身体健康,晚餐与体力消耗两个因素,就决定了他们必需在晚餐时,离开世博园。就其上述三点,世博园里的游人,下午是相对要少的。尤其是世博园,开园时间要到夜半,那时游人将减少到最低点。
鉴此,我们上午,先到上海市区其它景点参观,将在世博园排队的时间,有效地利用起来,下午再赴世博园参观。中午饭,还可以在世博园区外用餐,尽情享受到上海本地的美味佳肴,一举数得。

第三天,如法炮制,使我们在世博园的三天,既提高了在世博园的时间有效性,又规避了因排队疲劳产生的厌倦感。
我们在世博园里的三天体会是:世博园,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居住的地球村,一个真实的浓缩版。任何人想在短暂的时间内,详尽地游遍世博园,都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感到,在世博园,见到什么都是宝贵的,因为那是你无需迈出国门,就可以见到的。任何参展世博会的国家,都会认真对待的,那是国家形象的外在展现。所有的参展国,带到世博会的各色信息,都是精品,都是值得人们欣赏的。大馆、小馆只是国力的区别,参展角度的不同,并不存在欣赏价值的区别。
据此,我们在自己的体力规避疲劳下,充分利用在世博园区内的三天时间里,参观了多达七十余个国家的展馆。真正达到了:轻松游世博,见识与享受的目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