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
— 大大的眼睛

千家店山水百里画廊,沿曲曲折折的峡谷,展现着幅幅壮美的画图。峡间潺潺流动的涧水,涵养着一望无际的植被。其间随涧水蜿蜒而最茂盛的,则是那高高直直的白杨树。尤其是公路两侧的白杨树,更是高大、挺拔、粗壮。犹如一个个忠诚的卫士,排列整齐、坚毅顽强地守望着,这山水百里画廊。
白杨树长得高大雄伟,树皮灰白色,叶面背部,密布白色茸毛,它们彰显得十分威武。自古诗词都把它们,当作悲愁萧瑟的象征,若“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从茅盾的散文《白杨礼赞》起,着重歌颂了白杨树,令人敬慕的一面:“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它们却挺立而不怯弱,不屈地保持着倔强,是树中的伟丈夫!……它们枝干硬朗,总是朝上“扬”起,故称作杨;它们的叶儿,更是片片向上,很少有斜生的,更不用说是倒垂了。”

杨树是地球上,分布较广的树种,地球村遍布它的身影。
俗语赞:“沙里栽杨泥里柳”,就极其直白地表明,白杨树易栽易活。它们每朵花只有一枚苞片,雄花内没有蜜腺,雄蕊众多,是“风媒花”。可进行无性繁殖,随便折一枝条插进泥土里,就很容易生根发芽。
我们经过这棵棵公路边,合抱粗的杨树,望见它们挺拔地直冲云霄,我就会感受到一股杨树特有的气息:看着它们那强有力的臂膀,伸向四周高朗的天空。为我们遮住火辣的阳光,而从不喊一声热;为我们遮住里四散的飞尘,而从不喊一声脏;但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它们自己最清楚,而却从不向人倾诉。

就是这朴实的白杨树,令人们敬爱:爱它们那翠绿迷人的树叶;爱它们那坚毅挺拔的树干;爱它们高大靓丽的身影;更爱它们不分昼夜,面对寒天酷暑,默默奉献的忘我精神和高贵品质。
白杨树,一种与百姓为伍、休戚与共的平凡植物。当你走近它,你就会发现它,沧桑的树身,布满了大小长短不同的疤痕,看上去就似一只只睁大了的眼。不论你走到它那个位置,都是那么专注地注视着你:你若是坦荡尽兴地望着它,你就会感觉它正在对你微笑,并默默地分享着你的快乐;当你错事在身,心怀愧疚望到它的眼睛,你就会看到那只只大眼,正流露出无声斥责与怨愤。
我每次经过白杨树时,都会从它们身上,那只只大大注视你的眼睛中,感受到那“即可载舟,又可覆舟”的警示与力量。

路边的白杨,
撑开强壮的臂膀,
阻挡烈日肆虐着大地;
扬开茂盛的枝叶,
飘散衷心祝福的祈祷。
路边的白杨,
睁着焦灼的双眼
那是你对正义的期盼;
坚毅矗立的身影,
那是你对自然的忠真。
路边的白杨,
你脸上的皱纹,
承载了太多的艰辛;
你额头的皱褶,
诠释着永恒的期待。
你不闭的眼睛,
浸透着心灵的祈盼。
你粗糙的躯干,
坚守着不朽的年轮。

路边的白杨,
可经历千年沧桑,
却消蚀不了百年的希望!
路边的白杨,
撼不动的,
百姓经久的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