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的翠荷(一)

——端午走近北京朝阳崔各庄乡何各庄

北京市正在开展2010年第五届开“寻找‘北京最美的乡村’宣传评选活动”。
我们夫妻老俩觉得这一活动很有意义:一则可以丰富退休后的日常生活,二则可以周游京郊乡村,三则可以亲近山水,四则将亲历此活动的快乐传播给亲朋好友,五则播扬京郊新农村建设。

我们认真筛选了北京2010年推出的31个最美丽的村庄候选村,从中首选了十个村。我们生活在朝阳区,就将朝阳区崔各庄乡何各庄,作为我们第一个观光的村庄。
端午拾闲,按查找的公交线路,坐家门口的运通107路公交车,至酒仙桥站,倒988路公交车,在香江北路西口站下车,一大早就赶到何各庄村,走一走,看一看。
我们走近何各庄村,决定先按“寻找‘北京最美的乡村’宣传评选活动”的规定,找到村委会,将我们所带的“寻找‘北京最美的乡村’宣传评选活动”的选票盖章后,再进一步观光何各庄村的景点。

在进入何各庄村村委会后,得到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在他(她)们热情接待过程中,深刻感受到该村领导班子,极其重视此次“寻找‘北京最美的乡村’宣传评选活动”。专门设置了负责此项活动的办公室,并责成安排专职接待人员,还专门制作了鲜明、靓丽的宣传牌。
当主管此项工作的村副书记杜秀英同志,获知我们的来意,专程赶到办公室,向我们详细介绍,何各庄的基本情况。还安排专人,陪我们观光导游;并打算亲自开车送我们到各景点观光。
我们考虑此行是休闲消遣,不可给主人增加麻烦与负担,就婉言谢绝了她们的善意安排。我们自己走进,何各庄的果园、湿地公园。因时间、体力关系,该村的一号艺术园、有机蔬菜基地,未前往观光。
通过杜秀英同志的简单介绍,我们得知:
坐落在北京北五环外的何各庄村,是个千人小村。地处温榆河生态走廊,是京郊第二条绿化带建设区。

何各庄村历史悠久,村落原始生态未伤,村民质朴,村风淳厚,勤劳乐业,好书喜画,有着厚重的传统文化积淀。
何各庄村领导班子,根据本村的特点,及毗邻周边别墅区的区位长处,针对周边高素质居住人群,找到了自己发展的新思路——将文化创意产业,引进传统的农村经济,形成何各庄特有的文化艺术生态集聚区。最终实现,村民创收、集体增收、外来投资人获益。

何各庄村为加大、提升本村在社会上的知名度,还在每年的五月,举办播种节;每年的九月,举办收获节。

藉此吸引中外文化人士,来村参加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并鼓励、扶持本村村民,将自己的各种民族特色的手工工艺品,拿出来进行展示与交易,并从中获益。

我们在何各庄村的果园、湿地公园,逗留了近两个时辰,美景丰富了我自己的摄影题材,满足了我们老俩,端午休闲的目的。

观光后,我们感觉何各庄村,有如湿地里,那呈现勃勃生机,碧绿如翠的荷,勃扬于北京的京郊大地上。
由于我们拍摄到的,何各庄村的小景题材非常多,为了尽可能地将其介绍给,看到我博客的博友,将分若干小专题,分别展示在博园。

最后,敬告各位博友,您要是想前往何各庄村,可与陈宝丰联系,电话:
1590140323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