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 解 放 下
—— 放下,才能走得更远。

人,活着,任谁也不乏:喜、怒、哀、惧、爱、憎、欲等七情;任谁也萌: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等六欲。
人活一生,就是这七情六欲,繁衍无尽烦恼。有如念珠颗颗,累串生死,劳劳碌碌,无休无止。
故俗语常劝,人到难处,当拿得起,放得下。何为放得下?一直不甚透彻。
触佛云: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并以事释:富翁万贯,患得患失,烦恼丛生,奢求快乐。某日,路遇柴夫,肩负柴担,虽重负尚山歌轻吟。翁问:何以开心?柴夫放下柴担,擦把汗,笑答:放下,岂不轻松。翁茅塞顿开,欢笑释然。

民国元老于右任,其客厅高悬一幅莲花图,两侧亲书对联:
上联书“不思八九”,
下联书“常想一二”。
横批“如意”。
此联正是,于右任老先生:饱经沧桑,不思八九的不如意;淡泊名利,常想一二的如意事,那荣辱自安、高风亮节的真实写照。
四川新都宝光寺,有一楹联,解得更透彻:
上联书:挑起一担,通身热汗,何谁识?
下联书:放下两头,遍体清凉,只自知。
佛解放下,就是明示世人:人,要活的快乐、自在,必须以淡定达观的心态,微笑着数完自己的人生念珠串。做到克制七情的放纵,遏制六欲的满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广西合浦普度震宫茶亭楹联道:
老的少的蠢的俏的,或往或来,不问茶淡茶浓,且饮一杯,息息心头名利火;
士耶农耶工耶商耶,莫忙莫速,休论亭长亭短,暂停片刻,谈谈世上古今风。
我荐世上大丈夫,该拿的起时,爽爽朗朗;该放得下时,快快乐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