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 荐 娇 花(六)

(2008-12-11 05:15:58)
标签:

北京

情感

杂谈

花卉养生

玫瑰

                              冬 荐 娇 花(六)

 

冬 <wbr>荐 <wbr>娇 <wbr>花(六)

                           

    玫瑰花: 异名赤蔷薇,又称徘徊花、刺玫花,为蔷薇科落叶灌木。茎多刺,故称刺玫花,诗人白居易有“菡萏泥连萼,玫瑰刺绕枝”之句。花有紫、白两种,形似月季花,紫红色,气味芳香。。

    冬 <wbr>荐 <wbr>娇 <wbr>花(六)玫瑰花可提取高级香料玫瑰油,玫瑰油价值比黄金还要昂贵,故玫瑰有“金花”之称。一般用作蜜饯、糕点等食品的配料。花瓣、根均作药用,入药多用紫玫瑰。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玫瑰的干燥花蕾。春末夏初花将开放时分批采收,及时低温干燥。5至6月盛花期前,采摘已充分膨大但未开放的花蕾,以花蕾大,完整瓣厚,色紫鲜,不露蕊,香气浓者为佳。

    文火烘干或阴干;或采后装入纸袋,贮于石灰缸内,封盖,每年梅雨期更换新石灰。

  玫瑰花具有浓郁甜美的香气,是一些食品,化妆品的主要添加剂

    玫瑰具有耐寒、耐温的属性,且花蕾香嫩、润泽,早在隋唐时期,就倍受宫廷贵人的青睐。

    杨贵妃一直能保持肌肤柔嫩光泽的最大秘诀,据说就在她沐浴的华清池内,长年浸泡着鲜嫩的玫瑰花蕾。

  【干品性状】本品略呈半球形或不规则团状,直径1~2.5cm。花托半球形,与花萼基部合生;萼片5,披针形,黄绿色或棕绿色,被有细柔毛;花瓣多皱缩,展平后宽卵形,呈覆瓦状排列,紫红色,有的黄棕色;雄蕊多数,黄褐色。体轻,质脆。气芳香浓郁,味微苦涩。

    每年4~6月花蕾将开时采集,用文火迅速烘干,烘时将花摊成薄层,花冠向下,使其最先干燥,然后翻转烘干其余部分。如晒干,颜色和香气均较差。入药以气味芳香浓郁、朵大、瓣厚、色紫,鲜艳者为佳。

    中药用途:

    性味 :甘、微苦,气香性温。

    成分:含有少量挥发油和黄色结晶性煎、揉质、没食子酸、色素等。玫瑰油中主要成分为醇类化合物。

  功用: 利气、行血,治风痹,散疲止痛。玫瑰花及全株都有收敛性,可用于妇女月经过多,赤白带下以及肠炎、下痢、肠红半截出血等。理气解郁、和血散瘀。主治肝胃气痛,新久风痹,吐血咯血,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痢疾、乳痈,肿毒。

   《食物本草》谓其“主利肺脾、益肝胆,食之芳香甘美,令人神爽。”长期服用,美容效果甚佳,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消除色素沉着,令人唤发青春活力。

  【用法用量】: 1.5~6g。

  【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食疗方法:

  [月经过多]:玫瑰花根9克,鸡冠花9克,水煎去渣,加红糖服。

  [月经不调]:玫瑰花根6-9克,水煎后冲入黄酒及红糖,早晚备服1次。

  [赤白痢疾]:玫瑰花去蒂,焙燥研细末,黄酒送服。每服1.5克,一日2-3次。

  [肝胃气病]:玫瑰花研细,开水冲服,每服1.5克。

  [新久风痹 (急、慢性风湿痛)]:玫瑰花9克,红花、当归备6克,水煎去渣,热黄酒冲服。

  [跌打损伤,吐血]:玫瑰花根15克,用黄酒或水煎,一日分两次服。

 〔治肝气胃病〕:干玫瑰花适量,冲汤代茶饮

 〔治肝郁吐血,月经不调〕:玫瑰花三百朵,入砂锅煎取浓汁,滤去渣,再煎,用冰糖500克收膏,存于瓷瓶密闭保存,早晚各1匙,温开水冲服。如专用于调经,可用红糖收膏

 〔治肺病咳嗽吐血〕:鲜玫瑰花适量洗净捣汁,加冰糖炖服

 〔治肝风头痛〕:玫瑰花5朵、蚕豆花12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治乳痈〕:玫瑰花7朵、母丁香7粒,加黄酒适量水煎服

 〔治肿毒初起〕:玫瑰花18克,去蒂研细末,每服3克,黄酒送服

   冬 <wbr>荐 <wbr>娇 <wbr>花(六)制作指导

  1. 做甜品,煮粥,做饮料,目前也有大量菜肴以玫瑰花做原料或辅料。

  2. 治气滞,胸胁胀闷作痛。玫瑰花6克,香附6克,水煎服。

    3. 治肝胃气痛;玫瑰花阴干,冲汤代茶服;治胃痛,玫瑰花9克,香附12克,川楝子、白芍各9克,水煎服。

    4.玫瑰调和的精油,适用于干性、及敏感性肌肤。每日沐浴时,滴入水中一两滴即可。也可用玫瑰精油,直接涂抹所要保养的肌肤,加以适当的按摩。可使人放松精神,安抚情绪,滋养皮肤。

    5.将100克花蕾,加500克水,煎煮20分钟,滤去花渣,加入500克红糖,熬至膏状,在冰箱保存。每天服用一—两汤匙,长期服用,补气养血,滋养容颜。

相关人群

  1. 适宜皮肤粗糙、贫血患者、体质虚弱者。

  2. 阴虚有火者勿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