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牧马 祁 连 山(一)

(2008-12-09 05:01:37)
标签:

北京

情感

杂谈

原创

牧马人

分类: 青春洒落的地方

                            牧马 祁连山(一)

 

牧马 <wbr>祁 <wbr>连 <wbr>山(一)

 

 

祁连山中脉,冷龙岭北麓,屏障着一片广柔的草原—大马营草滩。近千年来,这里一直生存着,为人鲜知,为历朝中央政府军事需要,繁育军马的牧马人。我此生不幸遭遇文革,我此生有幸亲历牧马人。

                                       牧  马 

牧马 <wbr>祁 <wbr>连 <wbr>山(一) 牧马人,俗称放马的,准确称挡马人。当“以苦为荣”的行为价值观贬值后,牧马人自嘲称“捋马尾巴的”。我们北京知青到马场前,马场曾流传着这样几句话:“父母大人请放心,儿在马场当副官,白天吃的干糁饭,晚上学的鬼叫唤…”,此为当地一有点文化的牧工,写的家信摘抄,其意:儿在马场天天伺候马,是给马当副官;吃的不好,到了晚上,还要彻夜敞开喉咙吼。(牧工晚上放马,必须不断地“欧——耶——”地吼喊,以便恐吓狼袭击马群。)

 

从此传说中,不难看出,牧马人留给世人的,

不仅是彪悍、粗狂、豪爽、洒脱的浪漫一面;

还有为世人难以见识到的另一面——艰辛。牧马 <wbr>祁 <wbr>连 <wbr>山(一)

(一)

山丹军马场是我国中央政府直辖的、最大的,以繁育军马为主的牧场。其管理、规模、牧马模式,都已在历史的进程中,演绎成熟。场为团级建制独立核算体,下直辖连,连直辖班,班即是基础建制。马场近百余匹的一群马,即由一班人管理牧放。每班六人,含正付班长在内。班长在旧社会为少尉军官,又称牧长。马群分繁育群,即母马为主,繁殖马驹;育成群,即培育一岁至三岁的马驹。四岁马驹即为成马,择良者留用,组新的繁育群后,余者或交军队,或售与民间。我们初到山丹军马三场时,其113队,即一连,以育成马为主的连队。其114队、115队,即二连、三连,是繁育马为主的连队。其204队、210队,各有两群繁育马,但已是种粮草为主的农牧结合队。随我国军队现代化建设,军马逐渐淡出现代化军队装备,山丹军马场育马的规模,也随之逐渐调整、缩编。三场204、210队的四群马,调整、充实到114、115队。而后,115队又增编进四个机车班组,将半截墩以下的草场,拓垦成农田,调整为新的农牧结合队。纯育马连队,仅为113、114队。

我们北京知青,就是在马场的这个历史转折期内,加入到牧马人这个行列中。到马场后,我是主动要求放马,被分配到115队,即三连三班。三班有六人,班长是三场知名老牧工杨生秀,其骑技、牧马经验,在三场数一数二。我们俩人有缘,相处多年,友情甚厚。在近三十年后相见时,还是与我依依难舍,其老伴见我,都至老泪盈眶。当年,马群放牧工作时,每班六人,分两组;每组三人,正、付班长各带一组。每组放马工作三天,叫“上马”;休息三天,叫“下马”。三连领导为照顾北京知青,我和北京知青田付贵二人,同分配到三班淘汰马群。(淘汰马群都是老马,老实易于管理。)分到三班后,老杨班长就把我留在他自己一组,我们几年没有分开过。直到他调离三连,我任三班班长,我们才分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