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说 舞 魂

版主开博,自加入博圈“璀璨东方”,博友“潇洒艺海”,就一直未断给予我的鼓励。我们不相识,但从他的博客网页上,不难看出,那个“舞”字,是他亲手所书。我不懂书法,无从评价那个“舞”字的章法与神韵,但那个“舞”字,已然表露出博友“潇洒艺海”,对舞蹈事业的挚诚。那个“舞”字,每次出现在我的博文里,都会令我思起一个人来,那就是当前,舞蹈界的前辈,一个能让人,真诚终身敬佩的人-----陈爱莲。
我有幸结识她,是几年前,因家离陈爱莲舞蹈学校近,即到该校应聘到办公室工作。在与陈爱莲校长短短的时间接触中,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人要大写,昂首屹立,不是靠别人说、吹、编、炒出来的,是靠做出来的。我亲眼目睹了陈爱莲校长的一言一行,耳渲目染受益非浅。我从陈爱莲校长言传身教中,深切悟得:艺的扎实,其根是苦;德的高尚,其源是寒。
我别陈爱莲校长已多年,但她的言行,在我记忆中,如高山之颠的篆刻,永恒难蚀。
陈爱莲的舞蹈艺术,已载入中国舞蹈史册,我是行外人,不便赞誉。但我知道,她的舞蹈艺术的辉煌,其根就是一个字:苦!!!

刻苦,坚韧,毅力,积累,从不自弃。我在校值班时,总是看到,她是舞校,第一个走进练功房的人。压腿,劈叉......等多种舞蹈基本动作,一练就是两个钟头。后来才知道,这是她给自己定的规矩。一生从未间断。她已然是名人,社会活动家,即使她尽可能推托一些,无关舞蹈的社会活动,但是依然繁忙。但只要回到舞校,她放下公文包,换上练功服,即刻融入学生练功的行列。她给我们工作人员定下一条铁律:无紧要事情,不得干扰。每当隔窗看课室里练功的人时,若从着装,你肯定找不到她;但,你找最认真的身影,那一准是她。
听说在文革时,即使在工厂劳动锻炼时,只要有空闲,她不择场所,抓紧坚持练习舞蹈各种基本功。从不因自己的恶运,放弃自己衷爱的舞蹈艺术。
当你看到一个当红的,六十多岁的老艺术家,还在依墙压腿时,你的心,绝对是振奋的。每每见此,都会感觉,在这样一棵伟伟苍松下,您能不自愧吗?

陈爱莲,自身就是菏莲,出世俗而不染的菏莲。
资料: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陈爱莲艺术团团长,陈爱莲舞蹈学校校长,中国歌剧舞剧院舞蹈家兼编导、教员。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理事、中国印尼经济文化交流协会理事、中国演出协会理事、中国田汉基金会理事。
系广东番禺人,出生于上海。1952年从上海一心孤儿院考入中央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团。
1954年考入中国第一所舞蹈学校,1959年各科均以全优成绩毕业。同年主演了中国第一部芭蕾舞与中国舞蹈相结合的舞剧《鱼美人》而一举成名。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舞蹈家之一。
1989年,中国文化部批准了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艺术团--陈爱莲艺术团。陈爱莲任艺术总监和团长。1991年率团出访过美国,为安徽水灾和纽约华人社团筹款义演。1992年率团访问澳门,为第三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筹款义演,得到美国和澳门人士的好评.
1995年,经文化局和市教委批准成立了陈爱莲舞蹈学校,任校长。1997年再度演出了大型民族舞剧《红楼梦》。
通过以上四十几年的丰富的艺术实践,陈爱莲形成了自己的鲜明艺术特色,成为中国最有影响的舞蹈艺术大师,她曾多次做为中国艺术团的首席舞蹈家出访过:苏联、美国、法国、西班牙、比利时、德国、丹麦、芬兰、瑞典、意大利、挪威、香港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她所表演的舞蹈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和舆论界极高的评价,认为陈爱莲的舞蹈"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艺术"、"天衣无缝、精彩绝伦"。她本人被称为"东方舞蹈女神"。
从小身为孤儿的陈爱莲今年从艺55周年,她决定重跳年轻时的舞蹈作品,向观众介绍、展示自己过去塑造的经典舞台形象。这对于68岁的陈爱莲来说,无论是在身体和心理上都是极大的挑战,但她信心十足。昨晚舞蹈中的许多高难度动作,陈爱莲都完成得如同年轻时一样轻盈、优美,富有意境。
一位舞蹈艺术家的舞台生命到底有多长?年龄是否构成艺术生命的“瓶颈”?最终能跳到几十岁?演出后面对众多媒体的提问,这棵舞台“常青树”坦言:“半个多世纪以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曾放弃对舞蹈艺术的追求。我将舞蹈融于生命,每天练功,每天学习,所以今天还能站在舞台上。”而她也“从未列过退出舞台的时间表,除非有一天真的跳不动了。”
5年前,陈爱莲已创“举办舞蹈表演会年龄最大的人”世界吉尼斯纪录,而她的下一个目标是要成为“世界上跳舞剧年龄最大的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