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高气爽访金陵驿

(2025-11-02 16:27:53)
标签:

金陵驿

分类: 行行摄摄

秋高气爽 访金陵驿

秋高气爽访金陵驿
文天祥诗碑亭及金陵驿旧址

秋高气爽访金陵驿
文天祥碑



                                  访金陵驿
——读文天祥诗作《金陵驿》有感

      历史文化爱遗迹,
      教科书载金陵驿。
      近在咫尺两路*隔,
      恍然大悟一身**邑。
      管家登楼拍照忙,
      社区领导定位析。
      急急拜谒诗碑亭,
      告慰文山***驿道立。

*金陵驿与中南世纪雅苑仅隔花港北路、燕西线及其间绿化带
**单身户口在中南世纪雅苑
***“文山”系文天祥的自号之一


秋高气爽访金陵驿
燕西线两侧景观

秋高气爽访金陵驿
绿化带

秋高气爽访金陵驿
绿化带

秋高气爽访金陵驿
绿化带

秋高气爽访金陵驿
文天祥诗碑亭

秋高气爽访金陵驿
文天祥诗碑亭

秋高气爽访金陵驿
文天祥诗碑亭

秋高气爽访金陵驿
文天祥诗碑


录(一)   


金陵驿二首(作者:文天祥

其一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其二

万里金瓯失壮图,衮衣颠倒落泥涂。
空流杜宇声中血,半脱骊龙颔下须。
老去秋风吹我恶,梦回寒月照人孤。
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


金陵驿

金陵驿是南宋时期位于南京的重要驿站遗址,与文天祥诗作《金陵驿》紧密关联,现存纪念性建筑“文天祥诗碑亭”,并于2023年被列为
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其历史价值与文学意义共同构成其核心内涵,
以下从地理位置、历史沿革、诗歌关联及保护现状四方面展开说明。
一、地理位置与遗址现状
金陵驿日址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马群街道花岗土城头西侧,
即现存的“文天祥诗碑亭”所在地。
据《景定建康志》记载宋代金陵驿原属上元县长乐乡蛇盘市
(亦称佘婆市),后因行政区划调整,现归属马群街道。
遗址所在区域因历史变迁已无实体建筑留存,
仅通过诗碑亭等纪念性标志物标识其位置。
二、历史背景与功能
金陵驿始建于宋代,作为官方驿站,其建筑规模与装饰曾颇为华丽。
宋元交替之际,驿站成为南北交通与信息传递的关键节点。
南宋灭亡后,文天祥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曾羁留于此,
这一事件使金陵驿从普通驿站升华为承载家国兴亡记忆的象征地。
三、文天祥《金陵驿》的文学价值
文天祥在此创作的同名诗作《金陵驿》以沉郁苍凉的笔触,
描绘了金陵城破后的衰败景象: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等句,
既写实景又抒亡国之痛。
诗中“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更以杜鹃啼血典故表达以身殉国的决绝,
成为南宋遗民文学的代表作,
深刻影响了后世对宋元鼎革之际文人精神。
四、文物保护与现实意义
2023年9月,金陵驿遗址入选第五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标志着其历史地位获得官方认定。
现存文天祥诗碑亭”作为遗址的文化载体,
不仅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也为研究宋元驿站制度、南京地方史及文天祥生平提供了实物佐证。
这一保护举措强化了历史记忆的传承,
凸显了文化遗产在当代的精神感召力。

( 此附录文字来自网络 )




录(二) 

文天祥诗碑亭毗邻的马群基督教堂


秋高气爽访金陵驿

秋高气爽访金陵驿

秋高气爽访金陵驿

秋高气爽访金陵驿

秋高气爽访金陵驿

秋高气爽访金陵驿

秋高气爽访金陵驿




录(三) 


文天祥诗碑亭隔街相望的中南世纪雅苑


秋高气爽访金陵驿

秋高气爽访金陵驿

秋高气爽访金陵驿

秋高气爽访金陵驿

秋高气爽访金陵驿
 社区领导所发的定位图

秋高气爽访金陵驿
管家登楼拍照的诗碑亭




( 谢谢观览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