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六十五年 大连旧貌新颜
——避暑消夏康养旅居大连半月纪行(三)
大连火车站·青泥洼桥
大连火车站
青泥洼桥
来到大连旅居的第一次外出,非大连火车站和青泥洼桥莫属。六十五年前的夏末秋初某日清晨,博主从大连港码头下船至大连火车站登上赴沈阳的火车,其间光顾青泥洼桥。黄色的大连火车站鹤立鸡群,繁华的青泥洼桥车水马龙,至今难以忘怀。眼下,大连火车站面目一新,广场开阔,站台通畅;青泥洼桥业已今非昔比,可谓翻天覆地,高楼比肩林立,地铁四通八达,让人震撼不已。
2024年7月24日8时许,乘公交551转709换地铁2号线,在友好广场站出。向北就赫然看到依旧挺立的大连火车站。急急穿越站前广场,匆匆浏览车站内外,返往胜利广场,通过长长的地下购物长廊,直至青泥洼桥。继续东行到地铁终点海之韵,打道回府。出行时间7~8小时,运动步数15614。
首次出访,夙愿已偿,顺览大海,心满意足。
大连火车站
大连站始建于1903年,为中俄共同修筑的中东铁路南部支线车站,
1937年由日本在现址建成新火车站并投入使用。
2003年,大连站扩建工程竣工。为第一批市级重点保护建筑。
大连火车站橱窗

站台

站台站厅连廊
站厅一隅(无票不得进站)
站外长廊

车站广场一隅

车站广场

车站广场

车站南广场上公交、的士、有轨电车同框

车站广场一隅

车站广场
车站广场
青泥洼桥
大连始于19世纪还是一个名叫青泥洼桥的小渔村。一百年前,一批对法国文化情有独钟的沙俄工程师揣着巴黎城建图纸来此,拟在远东再造一个“东方巴黎”。从而形成了大连城市的一大特色——以广场为中心,街道向四面八方辐射;青泥洼桥,由此成为拥有百年传统的著名商业区。之所以称之为青泥洼桥,是因为这里曾确有桥;1970年代最后的遗存被拆除,造成了有名无桥的地理名称。(文字节改自中国地图出版社《大连城市地图》和网络)

渤海饭店旧貌新颜

(网络图片)
大连中心·裕景
截至2025年7月,大连最高楼为大连中心·裕景ST1塔楼,高度达383.45米,是东北地区第一高楼

漫步胜利广场地下长廊从此大楼地铁口出

地铁站口

地铁站台
友好广场·胜利广场及其地下长廊
友好广场
胜利广场
友好广场位于大连市最繁华的商业街和中央商务区的交汇处,东邻中山广场,西接胜利广场及青泥洼桥,北靠天津街和大连火车站。友好广场,始建于帝俄殖民统治时期,日本统治时期称西广场,20世纪50年代为了纪念中苏友好而更名为友好广场
友好广场中心的水晶球重117吨,直径为15米,表面由3120块镀膜和透明玻璃围合而成。
托起水晶球的是黄、黑、红、白、棕五种颜色的巨手,
象征着五大洲各族人民友好相处,共同建设一个星球,合力托起大连这颗美丽的北方明珠
友好广场一隅
大连火车站/友好广场/胜利广/青泥洼桥商圈
(网络图片)
胜利广场位于青泥洼桥商圈,毗邻大连火车站。名为广场,却不那么简单。它地面设有罗马式下沉广场及两栋欧式建筑,地下三层包含超50个出口与百余部扶梯,是集购物、餐饮、娱乐于一体的一座地下城。有曰大连是东北的客厅,那胜利广场就是大连的客厅了。
(网络截图)

碑记如上图

地下长廊路标
海之韵
虽然去过国内外许多大海,“到大连看大海”仍是必修课。囿于时间关系,不可前往海之韵公园,只能在东港滨海景观带的木栈道上来回溜达游荡一番,收获片片若干而已。
地铁2号线终点海之韵站
滨海栈道
( 部分文字节改自网络,谢谢观览!)
( 待续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