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家园 旧貌换新颜
——喜迎党的二十大感言
小区夜景
2020年前后,是我们家园的人们生活在新、旧“两重天”中的分界线。
云南路29号小区仅距鼓楼市中心一站路,曾经却似痼疾重重的“城中村”。
临街的三幢三层筒子楼建成于上世纪50年代初叶,七、八十年代以后,由几家单位在其东面陆续建造了不同形状、不同层数的楼房四幢,形成没有规范、没有围墙的院落。长期以来,由于院内亦无统一管理,基础设施很不完备,各种管线杂乱无章,排水排污不畅,道路弯曲狭窄,脏、乱、差无所不在。当人们从近在咫尺的优美的鼓楼广场和花树相伴的北京西路回家时,甚感强烈反差,犹如“两重天”。
尤其是筒子楼内中间过道黯淡无光,白天尚需开灯择路而行,且各家门前又随意搭建简易的厨房、设施,拥挤凌乱不堪,消防隐患严重。导致2015年国庆假日期间因一个烟头点燃一堆杂物而造成一幢筒子楼火灾;尽管位于鼓楼的市消防总队先后三、四辆消防车及时赶到,却进不去巷道、供不上水,直至大火从下往上燃烧了楼盘半边房屋多间;幸在人员尚无大碍。
这个似乎长期被遗忘的城中角落,终于引起人们警觉和关注。改造升级,势在必行。
转机有二,一是得益于地铁兴建,二是小区出新。
首先,临街的三幢老旧危楼,被划入南京地铁五号线云南路站的红线内,鼓楼区政府相继下文进行棚户区改造,楼内住户得以拆迁安置到东郊马群地区高楼林立的中南世纪雅苑。
与此同时,东面的四幢陈旧楼宇,由政府及时纳入小区出新计划,业已顺利完成,并完善了社区网格员、民警联络员、小区业委会机制。目前,映入居民眼中的是,平坦宽绰的道路,明亮光洁的外墙立面,整齐划一的新型钢窗、晾衣架、雨棚、非机动车棚,楼道上下整洁通畅,屋顶防水材料更新,还新建了小区大门、29-4号东单元外置电梯及健身器材活动场所……
现在,大家亲历巨变后看到焕然一新的家园,无不心旷神怡,欢欣鼓舞。沐恩在和煦的阳光下,再也没有“两重天”的感慨了。
附:小区出新有关图片。

小区出新工程工地

新建的小区大门

小区入口

小区一隅

外置电梯

外置电梯

从健身器材看紫峰大厦

健身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