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穿越黑戈壁(四)

(2016-08-17 09:19:30)
标签:

转载

分类: 历史
原文地址:穿越黑戈壁(四)作者:东方驿站

 

925日,算井子-马鬃山:

    早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沉寂的大地又恢复了勃勃生机。这时大家看到,昨晚的宿营地就在一片河谷的东缘,沿着河谷向北前进,就可以和曾经从算井子探访过马鬃山网友的轨迹相接了。

    表弟组织大家在车内统一了思想,明确了前进方向大家信心倍增。由自由猫带队,沿着平坦的河谷一路狂奔,三台车在河谷中拉出一道道黄色的烟尘。

    一个多小时以后,车队的前方出现了一座小城,大家知道,小镇马鬃山到了。

http://s7/mw690/540fc0bfxcd2a9b6c1466&690
    马鬃山街心三羊雕塑,是马鬃山这座边陲小镇的标志物。


http://s11/mw690/540fc0bfxcd2a9cabd23a&690
    马上就到国庆节了,小镇的灯杆上挂上了国旗和党旗,街道也十分安静、整洁。


http://s13/mw690/540fc0bfx7aeaa9b198ac&690
    稍事休息,表弟就带大家前往黑戈壁陈列馆参观。这也是这次黑戈壁穿越的一项重要内容。

    黑戈壁陈列馆馆长是由卫东国先生个人创办的一座民间陈列馆。他1962年来到马鬃山。多年进行黑戈壁、黑喇嘛的研究,收集了大量的书籍、照片和实物。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陈列馆,供大家免费参观。


http://s15/mw690/540fc0bfxcd2a9e34f4ee&690
    陈列馆展出的地形图。右下角是汉代明水古城遗址,杨增新要塞位于古城西北约2公里的位置(图中红线处)。


http://s12/mw690/540fc0bfxcd2a9f97e45b&690
    卫馆长给我们讲解当时居民手工缠绕羊毛绳工具的使用方法。

 

http://s13/mw690/540fc0bfxcd2a99ecbf1c&690
    在黑戈壁陈列馆门前,与卫东国馆长合影留念。

    听说我们想看看镇南黑喇嘛的碉堡山,卫馆长豪爽的答应下午亲自带领我们去参观。

 

http://s6/mw690/540fc0bfxcd2e148ad7b5&690

    卫馆长带领我们前往黑喇嘛碉堡山。

http://s10/mw690/540fc0bfxcd2e1310c219&690
    这里是进入碉堡山的通道,根据现存的遗迹分析,当时这里可能建有大门,并有专门的警卫人员守卫。


http://s14/mw690/540fc0bfx003cd15cc5cd&690
    卫馆长开车带领我们通过大门直接驶上碉堡山。


http://s7/mw690/540fc0bfxcd2e163fa626&690

    碉堡山沿着山体挖掘了许多纵横交错的堑壕,连接着相邻的山头,构成了四通八达的野战运动通道。

 

http://s5/mw690/540fc0bfx7aeb043484f4&690
    在堑壕中构筑的环形掩体。


http://s1/mw690/540fc0bfxcd2e2867bca0&690
    卫馆长给大家介绍碉堡山的情况。


http://s10/mw690/540fc0bfxcd2e19eb2069&690
    碉堡山内的建筑遗迹。


http://s1/mw690/540fc0bfxcd2e0ec97c30&690
    站在堑壕中,体会一下岁月沧桑的感觉。


http://s5/mw690/540fc0bfxcd2e1d794e74&690
    碉堡山内部情况。中间的平地可能是当年黑喇嘛训练和检阅部队的操场。

http://s1/mw690/540fc0bfxcd2e20dda5c0&690

    碉堡山的工事都是采用山上的黑色石块,加以黄泥粘结构成,与相邻山头形成相互照应的环形野战防御体系。

http://s1/mw690/540fc0bfx7aeb0375d730&690
    碉堡山以其高差优势,用交叉火力直接控制着山下的交通要道。


http://s11/mw690/540fc0bfxcd2e239b7d2a&690
    碉堡山上的建筑遗迹。这是一座有着内、外两个房间构成的建筑。不知这里是不是当年黑喇嘛的指挥部。


http://s8/mw690/540fc0bfxcd2e256c8ea7&690
    碉堡山内的营房遗迹。


http://s13/mw690/540fc0bfxcd2e2716072c&690
    黑喇嘛碉堡山由相邻的数个山头构成了互相呼应的立体防御工事,居高临下地直接控制着山脚下的道路和水源,体现了碉堡山建造者高超的军事防御和野战筑城理念。据介绍,这里现在已经成为好几所军事学院防御阵地构筑课程的经典教范。

 

http://s8/mw690/540fc0bfxcd2e1eed7c97&690
    交谈中得知,为了保存、整理和发掘黑戈壁文化,卫馆长正在竭尽个人能力对现有遗存进行保护,并向上级相关部门提交了保护建议,希望得到更加有力的支持。大家衷心感谢卫馆长的热情接待,也衷心祝愿他的想法能够得到更多有识之士的认可,共同努力使黑戈壁这段真实的史实不被大漠风沙所湮灭。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