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桃花源,人们自然会想起我国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先生那首非常著名的代表作——《桃花源记》,短短的三百来字便向世人描述了一个不是人间烟火的、充满田园乐趣的世外桃源。于是,人们便一直开始寻找这片人间乐土;于是,便有了湖南桃花源、江西桃花源等各地纷现的桃花源之争。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这里也赫然惊现了桃花源,而且据说是真正的武陵桃花源——也就是陶渊明笔下的那个桃花源。蠢蠢欲动了很久,终于在这个“五一”下定了决心,去寻访这个人间仙境。
清晨六点,小蓝、小白和小白兔(Ⅱ号)三台车子载着我们一群快乐的寻访者向竹山进发了。因为走得早,一路上顺着朝阳的光线向西行走,很顺畅地就出城了,拐上了鲍竹路,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就到达了竹山县城。从熙熙攘攘的县城穿出来,因为道路施工,一路上尽是尘土和石子,很让人心疼小蓝、小白们的“脚”,原本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也走了近三个小时,好在事先有预算。在官渡镇吃了一顿比较简单但却很美味的午餐。简单了解了一下前往的情况,便决定把小蓝、小白们留在饭店老板家门口,大家包车前往码头。
官渡镇被一条大河和一条支流分割成Y字形,一条长长的吊桥连通着老镇和新区,老镇那边的老民房依然是白墙、黑瓦,确切地说那不叫瓦,而是一片片黑色的岩石被切割的薄薄的,一块压一块地覆盖在上面,这也是这个地区的特色了。原本官渡最有名的就是驴头峡漂流了,从上游湍急跳跃的溪流涌到这里汇集成一条清清的大河,足有十几米宽,碧绿的河水清澈诱人,使这一块不那么富庶的山地变得有几分灵气。而现在因为上游修建了水电站,原本十分宽阔的河面只有几米宽了,灰白色的鹅卵石暴露在河滩上,大片大片的,被刺眼的阳
光下无情地灼烤着,显得那么无奈。
女人和孩子被安排进驾驶室,男人们则背靠着所有的背囊席地坐在车厢里,我们被一辆130货车拉着、沿着河边的盘山路逆流而上,约摸20多分钟便经过了一个水电站。它旁边的一座大坝将清澈的河水蓄积成了翠绿
色的一潭,深不见底。再往上几步就是我们要去的码头了。大家背上各自的背囊踏上停在岸边的一艘简易的机动游船,船老大便载着我们向这狭长形的水库深处驶去。库区的水面并不开阔,呈是不规则形状,除了碧玉般的水色外也并无太多的景色,加上大家此行的目的非常明确,所以都
在忙碌地做着溯溪前的准备。
船行不久便来到了一个Y字形的水域,中间一座小山包像一个探出水面的巨大的乌龟脑袋,从它的右侧转弯驶入一个狭窄的水
域,渐渐地水面越来越窄,船老大让所有的游客都坐下来,并用一根竹篙放在船头,自己则小心地握紧方向盘,前方的水面只有4、
5米宽了,两旁的山岩虽然不十分高,却也陡峭直立。船老大小心地驾驶着行过了这仅有一船之宽的“一线天”,前面便又稍稍宽阔了些,但水色逐渐变浅。
“到了~~”,船老大吆喝了一声,大家便兴奋地站起身,收拾好各自的行装,正式踏上进入桃花源的路程。所谓的岸,其实是被溪水冲积下来的泥沙,踩上去软软的,甚至有些陷脚。走了没几步,便被一条浅浅的溪水阻住了去路,哈哈,下水!
似乎是蓄谋已久的,大家都兴奋地、毫不犹豫地趟入水中。原本以为五月的天气下水还会有不少的寒意,没想到清凉凉的感觉倒是非常惬意的,大家都有一种说不出的
兴奋和开心,尤其是两个孩子,就更不用提了,开始还提着裤子小心翼翼地,最后干脆在水中奔跑起来,溅起了大片的水花。一可则勇敢地从石头上往水里跳下,一个趔趄倒进水里,父母也只好无奈地摇摇头,继续往前走。
逆流而上,我们每个人都背负着大大的背囊,遇水涉水,见路爬坡,虽然道路并不险峻,心中却有着一种探险的刺激和乐趣。以前在水中多是光着脚丫子小心翼翼地行走,今天却穿着鞋子肆无忌惮地趟水上坡,这也是久居城市的人们少有的快乐体验哦。
快乐的脚步
忙碌的一家子

小
憩

跋
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