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课后练习的内容介绍、主要特点及运用策略

(2020-10-29 16:17:31)
标签:

转载

分类: 教学研究

课后习题,学生语文学习的“支架”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课后练习的内容介绍、主要特点及运用策略

课题组骨干成员    望江县华阳中心学校    孙江红

 

 

 

  要: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的一大亮点就是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每个单元语文学习的目标都十分清晰地在教材的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加以呈现。课后练习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课文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整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透彻解读课后练习的编排意图,认真研究,合理开发和利用,将课后练习与课堂教学进行完美结合,真正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关键词:统编小语教材  课后练习   内容介绍  主要特点  学习方策

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中,除略读课文外,每篇课文后面均编排有练习题。这些练习题是编者根据课文内容精心设计的,是对课文重点、难点的提示,是课堂教学目标的一种呈现,我们教者要准确把握编者意图,充分而有效地运用好课后习题,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以“部编本”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材为例,对教材课后习题的内容、主要特点及运用策略等方面展开研究,希望能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

 

一.全册课后练习的内容介绍

(一)全册课后练习内容列表呈现

篇名

课后练习内容及要求

每课课后练习数量

1.《 白鹭 》

1.朗读课文。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2.课文第6~8自然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请你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

3.背诵课文。抄写你喜欢的自然段。

3

2.《 落花生 》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2.从课文中的对话可以看出花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小练笔

花生会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无闻作贡献的人。看到下面的事物,你会想到哪些人?选择其中一个,试着写一段话。

竹子 梅花 蜜蜂 路灯

3

3.《 桂花雨》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

2.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葱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3.联系下面的“阅读链接”, 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含义。

3

4*.《 珍珠鸟 》

 

0

5.《 搭石 》

1.你读这篇课文用了几分钟?了解了哪些内容?和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2.说说课文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从哪些语句中可以体会到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2

6.《 将相和 》

1.你读这篇课文用了几分钟?了解了哪些内容?和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2.读下面这段话的时候,你一眼看到了多少内容?

3.根据下面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完璧归赵一渑池会面一负荆请罪

4.蔺相如、廉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具体事例说一说。

5.选做

选一些词语或句子写在卡片上,比一比,看谁能一眼看完卡片上的所有内容。

5

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

1.你读这篇课文用了几分钟?了解了哪些内容?和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2.根据课文内容,按运动速度的快慢给下面的事物排序,照样子填序号。

小光 游华 火箭  猎豹 人 流星体 喷气式飞机 鸵乌

3.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或不懂的问题,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和同学讨论。

3

8.《冀中的地道战 》

1.你读这篇课文用了几分钟?了解了哪些内容?和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2.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2

9.《猎人海力布 》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

2.试着以海力布或乡亲们的口吻,讲一讲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

3.小练笔

根据课文内容,给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写一段话,简要介绍它的来历。

3

10.《牛郎织女(一)》

1.默读课文,说说牛郎和老牛是怎么相处的,他和织女是怎么认识的。

2.课文中有些情节写得很简略,发挥想象把下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再和同学演一演。

牛郎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老牛。

仙女们商量瞒着王母娘娘去人间看看。

3.选做

课文中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如,老牛突然会说话了,它知道织女何时会下凡。在其他的民间故事中找出你觉得不可思议的情节,和同学交流。

3

11.  《牛郎织女(二)》

资料袋

1

12.《古诗三首》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示儿》。

2.读懂诗歌的题目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从三首诗的题目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3.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再想想它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3

13.《少年中国说(节选)》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说说课文的意思,再回答下面的问题。

课文用哪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

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有什么联系?

3.课文诉说了中国人的强国梦想。百年来,在强国梦想的激励下,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人物,为国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如地质学家李四光、核物理学家邓稼先、数学家华罗庚、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查找资料,读一读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故事,和同学做一份手抄报。

4.选做

和同学集体朗诵课文。

4

14.《 圆明园的毁灭 》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反复朗读,读出情感的变化。

2.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 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3.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感受。

4.结合相关资料,说说为什么“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5.读读下面的“阅读链接”, 结合相关资料,体会其与《圆明园的毁灭》表达情感的相似之处。

5

15*.《小岛》

 

0

16.《太阳》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太阳对人类有哪些作用?

2.读下面的句子,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运用哪些说明方法介绍太阳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

17.《 松鼠 》

1.默读课文,把从课文中获得的有关松鼠的信息分条写下来。

2.读下面的句子,找出课文中相应的内容,体会表达上的不同。

松鼠体形细长,体长17~26厘米,尾长15~21厘米,体重300~400克。

松鼠在树上筑果或利用树洞栖居,果以树的干枝条及杂物构成,直径

50厘米。

松鼠每年春、秋李换毛。年产仔2~3次,一般在46月产仔较多。

一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第二版)

2

18.《慈母情深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中的场景,说说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慈母情深”。

2.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反复出现的部分,想想它们的表达效果。课文中还有一些这样的语句,画出来和同学交流。

3.小练笔

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我”拿到钱时“鼻子一酸”。你有过“鼻子一酸”的经历吗?试着写一写。

3

19.《父爱之舟》

1.默读课文,说说在“我”的梦中出现了哪些难忘的场景,哪个场景给你的印象最深。

2.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新滋味”指的是什么?)

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作者对父亲怎样的情感?)

3.课文为什么以“父爱之舟”为题?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3

20*.《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0

21.《古诗词三首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枫桥夜泊》。

2.读一读,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体会其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3.借助注释,理解《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同学交流。

3

22.《四季之美》

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背诵课文。

2.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其中的动态描写。

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3.选做

课文所写景致不多,却营造出美的氛围。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

3

23《鸟的天堂 》

1.朗读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2.课文分别描写了傍晚和旱晨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说说它们有哪些不同的特点。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读一读相关段落。

3.阅读链接

3

24.《月迹 》

 

0

25.《古人谈读书 》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

3.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哪些内容对你有启发。

3

26.《忆读书 》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冰心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她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

2.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

3.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这种读书方法?和同学讨论,说明理由。

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 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 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3

27.《 我的“长生果”》

 

0

(二)与人教版教材课后练习数量的比较

“部编本”五年级上册教材共有课文27篇,其中精读课文21篇,略读课文6篇。共编排课后练习题64道。略读课文课后没有练习,但课前有阅读提示。课后练习最多的课文是《将相和》、《圆明园的毁灭》这几篇,有课后练习题5道,每篇精读课文课后习题平均为3.05个,全册平均每篇课文课后练习2.37个。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共有课文28篇,还安排一个综合性学习单元,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共有课后习题65道,每篇精读课文课后习题平均为4.64个,全册平均每篇课文课后练习2.32个。相比人教版册教材,统编版教材课文练习题有所增加。但统编教材精读课文的篇数比人教版教材要多,因为略读课文课后都没有安排练习题,所以统编教材每篇精读课文设计的习题比人教版的要少。

 

    二、部编版课后练习题的主要特点

    部编版教材是立足原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重组、修改和完善的,与人教版相比,在知识系统、助读系统、选文系统、练习系统等方面都呈现出了独有的优点与特色。下面仅就练习系统中读书类和练笔类习题,与人教版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

(一)读书类  

1.表述准确,更有可操作性。

与人教版相比较,部编版教材对于朗读能力的训练上,目标更明确,提供的方法指导也更利于操作。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人教版的课后朗读要求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而部编版教材的课后朗读要求是: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反复朗读,读出情感的变化。默读课文,是前几个单元训练“读书要有一定的速度”这一语文要素的强化,读出情感的变化,则是在默读思考,感知情感变化的基础上,通过反复朗读来体验情感的变化。这样有梯度、有层次的训练,让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切实可行的抓手,学生的朗读能力也有了提升。

2.训练集中,目标意识更强。

部编版第二单元主要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集中训练阅读速度。助读系统中,每篇课文都关注了读书所用的时间,了解了哪些内容,交流读书体会等,但训练点又有所侧重,《搭石》侧重训练“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将相和》侧重训练“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侧重训练“借助关键词句提高阅读速度”;《冀中的地道战》侧重训练“带着问题读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学生可以在阅读中反复训练这些方法,不断丰富阅读经验,从而迁移运用于今后的阅读实践。

(二)练笔类

1.有梯度,写作导向性更明确。以《落花生》一课为例,人教版练笔要求是“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部编版练笔要求是“花生会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无闻作贡献的人。看到下面的事物,你会想到哪些人?选择其中一个,试着写一段话。竹子 梅花 蜜蜂 路灯”比较两个版本的小练笔要求表述,不难发现,人教版表述比较抽象,学生很难找到具体的练笔对象,而部编本就不一样,列举了四种学生熟知的事物,学生自然能联想到这些事物与一些人之间的联系,再结合课文所学到的表达方法来创作,自然有话可说,这也与单元训练重点非常契合。

2.接地气,更贴近学生的生活。部编版教材编写一大特点就是非常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慈母情深》一课的课后小练笔: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我”拿到钱时“鼻子一酸”。你有过“鼻子一酸”的经历吗?试着写一写。这里要求学生写一写自己“鼻子一酸”时的真切感受,就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写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最真挚的情感。这样的练笔,更能够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从而创作出精彩的语言。

 

三、部编本教材课后练习的运用策略

(一)利用课后练习,引导学生课前预习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必不可少。如何提升学生课前预习的效率与效果,教师可以利用课后练习来作为参考依据和材料。比如《猎人海力布》一课。这是以“民间故事”为主题的单元选文,训练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和“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后习题按照四个层级进行课前预习。

一读:结合课后第一题要求,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让学生用前面单元“阅读要有一定速度”的标准速读课文,并提取文中重要信息,了解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

二说:结合课后第二题要求,试着以海力布或乡亲们的口吻,讲一讲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让学生将故事讲给同伴或家长听,学生可以在中年级“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理解与想像进行“创造性复述”,目的是引导学生把故事讲得更生动,更有吸引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三写:结合课后小练笔要求,根据课文内容,给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写一段话,简要介绍它的来历。这是训练学生提取故事的主要信息,用摘录、删减、改写、概括等方式缩写故事,尽量做到事件完整、情节连贯。

四拓展:结合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的要求,阅读、搜集其他民间故事,并与同学们分享自己课外阅读的成果,一起感受阅读民间故事的快乐。

这样的预习,不仅培养提高了学生预习的能力,也为课堂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提供了保障。

(二)结合课后练习,精准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定,是组织课堂教学的灵魂。教材的课后练习就是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一个很好的抓手。教者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结合学段特征、教材特点、学情分析以及单元训练重点等。如《搭石》一课,新旧两个版本编排单元主题和语文核心素养训练点就不一样。人教版将这篇课文安排的四年级上册“爱的力量”这个主题单元,而部编本则将其安排在“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主题单元。部编本课后安排了两道习题:

1.你读这篇课文用了几分钟?了解了哪些内容?和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2.说说课文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从哪些语句中可以体会到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因为单元主题和重点训练的语文要素不同,那么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时,就要结合课后习题合理取舍,做到科学而精准的定位。为此,笔者将部编本教材《搭石》一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下读书时间,能集中注意力,做到不回读。

2.了解课文内容,交流分享读书体会。

3.品读作者细致描写的典型事例,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确定这样的教学目标,教者就能很好把握住课堂教学的方向,让教学流程紧扣教学目标和重点训练的语文要素,从而使得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明确。

(三)巧用课后练习,优化设计教学环节   

部编本教材课后练习系统,体现了每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每一课的课后练习的编排,又是有层级、有梯度的,契合了单元主题和训练语文要素。教者可以巧用课后练习,优化设计课堂教学环节,以取得更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忆读书》课后有三道练习题: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冰心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她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2.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3.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这种读书方法?和同学讨论,说明理由。

教者在教学设计时,就依据课后习题,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

1.初读,感知内容。引导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用符号圈画梳理出冰心读书经历和读书感受的重要信息。

2.品读,赏析课文。抓住文末“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感悟其中深意,并结合自身的读书经历,谈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

3.细读,习得方法。借助梳理出的读书方法,如,“一知半解地读”“反复读”“比

较读、挑选读”等,引导学生交流自己读书时是否用到过作者谈到的读书方法,自己还有哪些好的读书方法进行分享。

在进行第三环节的教学时,教者巧用课后习题第三题,设计了一个“辩论赛”,正反两方各持不同观点,进行阵锋相对的辩论。学生在经历这场辩论之后,对作者的读书方法和读书经历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这样来优化教学环节,学生参与其中,真切体验,激发了兴趣,激活了思维,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部编版教材课后练习系统的编排,是编者们的匠心独运,为教师落实语文要素的训练,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了支架,我们教者要准确把握编写意图,合理开发利用,真正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价值。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