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白云寺

(2015-04-22 16:48:06)
标签:

佛学

分类: 走进章丘

http://blog.e23.cn/attachments/oblog/2007-3/36104322.jpg
http://blog.e23.cn/attachments/oblog/2007-3/36552509.jpg
http://blog.e23.cn/attachments/oblog/2007-3/36314683.jpg
http://blog.e23.cn/attachments/oblog/2007-3/36736187.jpg
http://blog.e23.cn/attachments/oblog/2007-3/36947495.jpg

    
    章丘市曹范镇寨山后村南300米处,有一古寺,名曰白云。貌似普通的白云寺,其神秘的来历、鲜见的结构布局以及种种神奇传说,为其增添了些许神秘色彩。这个看似平凡的小寺,隐藏着诸多不平凡。

      
    云山松柏藏古寺
  初见白云寺,就被它的简洁古朴和种种传奇故事所吸引。
  白云寺位于章丘市曹范镇寨山后村的南面,独自坐落于山坡的一角,娴静而典雅,一派超凡脱俗的淡然。
  和大多数庙宇坐北朝南的格局不同,白云寺是坐西朝东的。寺门外有一巨大佛手,引得我们驻足。佛手高近三米,形态饱满,它也是朝向东面,仿佛有一种佛法无边的精妙。
  白云寺除了坐西朝东的格局与众不同外,寺里的建筑与一般寺庙相差无几。一进院门,南、北两侧分别是鼓楼和钟楼。正殿坐西朝东,里面供奉着释迦牟尼。南北配殿里分别供奉着观音和地藏王菩萨。整个寺院红砖青瓦,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模样。唯一的古物是寺里的几通石碑,是历朝历代重修白云寺时所立。那么,白云寺到底始建于何时呢?寺里有一僧人,是新来的,他对白云寺的历史几乎一无所知。这僧人介绍,寺里的住持云海大师对白云寺颇为了解,只是他喜欢云游,现在不知他云游到哪里去了。
  我们希望能从这几通石碑上寻到蛛丝马迹。其中一通立于光绪年间的石碑上这样记载:是庙也,创建有年。古传,宝区递闻圣境,凤寨护右,苍茫白云之中。仙岭环左,幽雅翠柏以内。高耸愈于危山,烟云敢比鹊华。古柏丛生,异鸟成群,虽无泰岱灵岩之佳景,而云山松柏亦章邑之奇观也。况一方求福有求必应,万民祈祷无祷不灵。安可使神道应灵之地而不使其焕然常新哉!无如历年多风残雨蚀,而庙貌渐以倾颓,时久土崩瓦解,而神像亦即暗淡。如不及时修葺,将为于前者不亦莫为于后乎!是以,一庄老幼触目惊心,按地轮资仍旧更新。过此以往,庶胜境宝区不没于当时,宫殿嵯峨曾新于后日。特勒诸琐珉,以垂不朽云。
  立于乾隆年间的石碑上记载:此寺建于先朝。由此推断,白云寺可能建于明代。关于白云寺的来历,村民们一直流传着“先有白云寺,后有寨山后”的说法,意为白云寺在寨山后村形成之前便存在了。据村中老人们介绍,寨山后村是在明代洪武年间迁移到此处的,那时便有这座白云寺了。至于此寺建于何时,又是为谁所建,村民们便不知道了。
  但村里一直流传着两个说法,其一是,因战乱,明洪武十二年时,寨山后村仅剩肖氏一家。村民因感激朱元璋平定战乱,乃四处化缘建成白云寺。还有一说是,两个南方人路经此山,寻得一聚宝盆,因盆较大,需雇佣人手,不得已把盆暂埋于山上,并栽松柏于其上。没想到,他们第二天来取时,满山都是松柏,聚宝盆已无处可寻。二人有感于世事无常,乃遁入空门,在此出家。
  传说毕竟是传说。白云寺究竟建于何时,是何来历,它留给了人们无数解不开的疑团!
             朝阳大殿有传奇
  白云寺除了身世成谜外,其结构布局也颇让人费解。
  整个白云寺坐西朝东,其大殿自然也是坐西朝东,它与众不同的朝向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这背后到底有什么故事呢?
  我们走访了当地村民,村民们的解释颇具传奇色彩。据介绍,最早的时候,白云寺同其他寺院一样,也是坐北朝南的,但后来发生了一些有趣的故事,才有了白云寺现在的格局。
  关于白云寺及其大殿的朝向在民间有很多传说。其一,在当地有一种说法,如果寺院的大殿坐北朝南,那么这座寺院就会出野和尚。野和尚欺男霸女,为害乡里。为了防止寺院里出野和尚,寨山后村的人们迁来此处后便把白云寺及其大殿的方位改为坐西朝东。
  其二,相传很久以前,有一风水先生来到此地,寄宿在白云寺。吃饭时,住持和尚以面条招待。饭后,住持把风水先生吃剩下的面条喂狗,狗却不吃。住持很生气,便骂到:“畜牲,头一次不给你加佐料就不肯吃,还不如那先生好伺候。”没想到,此言被风水先生听到,很是生气。于是,风水先生决定整整住持。他告诉住持:“大殿在北不如在西香火旺。”没想到,住持竟听从了风水先生的建议,于是动工改变了寺院及大殿的方位。这次动工几乎花掉了寺里所有积蓄。
  其三,据说,白云寺有一高僧得罪了当地恶霸,恶霸扬言要让白云寺天翻地覆。为避祸端,高僧改变了大殿方位,堵住了恶霸的狂言。
  其四,历代建村有一原则:村落的位置宁在寺前不在寺后,宁在寺左不在寺右。白云寺大殿坐北朝南,正好位于寨山后村之前。于是村民们撺掇风水先生一起劝说住持改变了大殿方位。其实,不论哪一种说法,就地理位置来说,白云寺都应坐西朝东,因为白云寺三处环山,山门朝南面山,给人以局促狭隘之感,唯有朝东才能视野开阔,也方便出入。
  一座大殿的朝向也会引出种种传说,足见白云寺在当地人心中的分量。
华佗洞中藏玄机
  据村中上岁数的老人讲,解放前白云寺的香火一直很旺,因为那是白云寺很灵验。据说,当时寺中有精通医术的僧人,能给善男信女看病,因而白云寺倍受推崇。后来,人们发现,寺院后面的山洞中竟然藏有“华佗”。
  我们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前往一探华佗洞。华佗洞就在寺后不远处的山坡上。华佗洞是一个天然山洞,其入口仅能容一人弯腰进入。进洞后下行约1米,便是洞底。洞高约3米,洞内面积有三四平方米。就在正对洞口的洞壁上,有神医华佗的画像。画像前有一小石桌,桌上有祭拜过的痕迹。村民们都认为,正是因为有这华佗洞,白云寺里的高僧才能医术精湛,得以救治穷苦百姓。因此,百姓们也时常来祭拜华佗。至于这华佗洞是怎样来的,为什么这山洞内供有华佗,村民们也说不清楚。仿佛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神秘色彩。
  岁月沧桑,白云寺已根植到当地人的心中。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总是或多或少地透出白云寺的影子。
  据说,原先白云寺内外遍布苍松翠柏,可惜有很多珍贵树木在解放前被用来修了铁路。村里老人说,院内原有一棵非常粗壮的松柏,人们谈起它的粗壮,常用一种搞笑的说法:七搂八扎一媳妇。相传,有一对男女因天降大雨在树下休息,男子无聊,便想测测该树有多粗。他伸开双臂沿树干搂抱测量,当搂到第七次时,触及到了那女子,此时,距他起始点还有一扎的距离。后来,两人暗生情愫,结成了夫妻。这在当地传为美谈。


周日偶得半日闲,想起闻名已久的白云寺,多次想去还没能成行,便与家人一起驱车前往。寺在曹范镇寨山后村南的半山坡上,路程不远,但道路状况不好,从309国道危山西路口向南,过济莱高速不远一丁字路口边有一宣传牌,上面写有午年古刹白云寺,沿路口右拐不远便是寨山后村,左转沿坡上行,过了村子就看到了白云寺的山门。

   寺门前有一汉白玉雕成的佛手,据说是白云寺方丈云海法师将远赴泰国求得的“中华之最——玉佛手”捐给白云寺,佛手重达3吨,高3.2米,来寺朝众每每都朝拜抚摸佛玉手求得平安吉祥,实乃罕见镇寺之宝。

    白云寺坐西向东,布局非同一般寺庙,这背后还有很有趣的传说。
    据介绍,最早的时候,白云寺同其他寺院一样,也是坐北朝南的,但后来发生了一些有趣的故事,才有了白云寺现在的格局。
    关于白云寺及其大殿的朝向在民间有很多传说。
    其一,据说,白云寺有一高僧得罪了当地恶霸,恶霸扬言要让白云寺天翻地覆。为避祸端,高僧改变了大殿方位,堵住了恶霸的狂言。
    其二,历代建村有一原则:村落的位置宁在寺前不在寺后,宁在寺左不在寺右。白云寺大殿坐北朝南,正好位于寨后山村之前。其实,不论哪一种说法,就地理位置来说,白云寺都应坐西朝东,因为白云寺三处环山,山门朝南面山,给人以局促狭隘之感,唯有朝东才能视野开阔,也方便出入。
    一座大殿的朝向也会引出种种传说,足见白云寺在当地人心中的分量。

方丈云海法师是有名的高僧,文武双全。十一岁出家少林寺,得到少林正宗真传,1988年至1994年任山东省泰山普照寺主持,1995年至1999任河北省邯郸大乘寺方丈。同时,1993年任河北武安红山寺方丈,后任玉佛寺名誉住持。现任白云寺方丈。期间,1990年在上海龙华寺受明扬大和尚主持的三壇大戒,列入中国佛教名僧大辞典,是国内知名的得道高僧。可惜这次我们来,他却出寺云游去了。虽然不能得见法师一面,但却看到了他的书法,还有平时练武用的兵器。

寺后新建一尼姑庵,听庵中的尼姑讲,她才被请来一个月。庵中有华佗洞也颇负传奇。据寨后山附近村中上岁数的老人讲,解放前白云寺的香火一直很旺,因为那是白云寺很灵验。当时寺中有精通医术的僧人,能给善男信女看病,因而白云寺倍受推崇。后来,人们发现,寺院后面的山洞中竟然藏有“华佗”。
    华佗洞就在寺内不远处的山坡上。华佗洞是一个天然山洞,其入口仅能容一人弯腰进入。进洞后下行约1米,便是洞底。洞高约3米,洞内面积有三四平方米。就在正对洞口的洞壁上,有神医华佗的画像。画像前有一小石桌,桌上有祭拜过的痕迹。村民们都认为,正是因为有这华佗洞,白云寺里的高僧才能医术精湛,得以救治穷苦百姓。因此,百姓们也时常来祭拜华佗。这里的一切,充满了神秘色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