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2年

标签:
杂谈 |
2022年的开年就略显曲折,第一次出行,在高速路口折腾来折腾去,层层加码的防疫让简单的事情异常复杂。好在随后的三天行程还算顺利。严格的防疫政策下,春节、元宵节,社会秩序稳定,市内活动如常。3月6号突然冒出的一例,打破了往日的安宁,接下来的日子,封控、静默,说来就来,让人猝不及防。11月6日以来更是经历了防控的最后疯狂。绿码、黄码、红码都赋过了,也算这三年没留遗憾。12月防控措施取消,没有迎来人员的大流动,没有迎来社会秩序的恢复,想在纷乱中留分宁静,12月8日起封闭教学,不想病毒仍是无孔不入,短短十天再次转入线上,自我保护中等待病毒的光临抑或是风暴的远去。焦虑不多,无奈不少。专家说要到明年三月社会面才能全面恢复到疫情前的样子,静待花开吧!
老人常讲本命年麻烦多,似乎有道理,先是儿子身体发现异常,再是丈母娘突然发病,虽然结果最后都算不错,着实惊吓不小。儿子开学、毕业都遇到小小麻烦,远隔两地沟通不畅,发愁数日,好在贵人相助,又是有惊无险。儿子顺利毕业,参加工作,远赴南疆,当妈的老是忧心忡忡,可偏偏孩子玩消失。新家装修完毕,定期去窜下门,搬家的愿望很淡,可能源于我生性恋旧吧。学校新学期也搬迁了,受制于基础设施不完善,高三仍在老校到毕业,继续享受一年的便利。老领导退休,新领导上任,学校再次走到一个关键点。
本年的外出明显受限,大的活动仅有元旦、暑假、国庆三次,市内的寻访本着能去就去的原则,多是重访,新发现仅在县第三批文保单位审核时,发现大箕镇申匠玉皇庙有元代遗留。另外古贤寺、郭庄三清殿的碑刻得以重见,带来不小惊喜。闲暇时继续整理资料,我市元代及以前碑刻收集800多条,其中新增200左右。10年来抄录本市碑刻1300余方,初步建立目录。
年初成为第七届县政协委员,年末同王国瑞、苏雷、焦庆峰等人成立“晋城市文物保护志愿者协会”,从此也有了社会身份。
一年来,懒了许多,书读的很少,更记不住东西。
1月1日 开化寺、铁佛寺
2月1日 圆融寺、清化寺
前一篇:我的2021年(下)
后一篇:我的2023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