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杜鹃花王(作者:于宁)

标签:
转载于宁杜鹃花旅游 |
以下文转自人民日报,图片来自网络,由博主添加,特此说明。
杜鹃花王
于宁
淅沥淅沥的雨,阴冷阴冷的天。
到百里杜鹃已经整整两天了,绵绵细雨还是下个不停,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呆在简易房里,把所有带的衣服都穿上,仍然顶不过又湿又冷的寒气。一位同伴说:“杜鹃花也都看过了,今晚还是按原计划到贵阳去住吧?”
我却不甘心,虽说到百里杜鹃来过足了赏花瘾,可杜鹃花王还没看到呢。
“百里杜鹃”,是一个别致的地名。在贵州省西部黔西县到大方县的321国道上,有100多里的路段,两旁山峦起伏,山上长满了野生的杜鹃花树。每在3、4月份,漫山的杜鹃花次第开放,或姹紫嫣红,或洁白如云,从车上远远望去,好似一条跃动不已的织锦,又好似一幅绵延不绝的国画长卷,精彩纷呈,美不胜收。所以,人们给这段路起了个美丽的名字:“百里杜鹃”。
我们一到百里杜鹃,管委会的同志就介绍说,深山里有棵杜鹃花王,已有上千年历史了,因为连日阴雨,道路泥泞,怕不安全,所以没有安排我们去。但我想,难得来到花王的领地,如果不去拜见,下次再来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于是力主在这里再住一晚,看看明天天气如何。同伴们也都赞成。
可能是我们的执著感动了上苍,第二天早上,天依然阴沉,雨却停了。我们抓紧上路。在国道上轻松疾驶了近一个小时后,转上一条乡村土路。路上满是泥水,汽车常常打滑。有的路段很窄,一面是山坡,一面是山沟,会车时只能相互礼让。艰难前行中,天空不知不觉地亮起来,阴转多云了。
终于来到一座高山脚下,山坡上密密匝匝满了杜鹃花树,树顶上擎着一团团盛开的红花、白花,仿佛在向我们招手。一行十多个人下了车,跟着一位乡干部踏上蜿蜒崎岖的羊肠小路,向山顶攀登。绕过一道山梁,再向左面拐过去。太阳突然穿云破雾而出,光芒四射。乡干部指着前面大声说:“到了,那就是杜鹃花王!”
大家不禁兴奋起来,加快脚步,奔向花王。近前一看,花王果然气势不凡,昂然屹立在一个山崖边上。一般的杜鹃花树干至多只有碗口粗,花王的树干则要两三个人才能合抱。树干的颜色很特别,有些地方黑得像漆,有些地方则呈红棕色,裂纹密布,像是松树的皮,像是老人的手。更令人称奇的是,在粗壮的树干半腰,突然蹿出一根嫩枝,上面长了几片绿叶,开了一朵小花!树干长到一人多高的地方忽然分杈,七八个粗大的枝条向四面八方伸展开去,就像是要伸个懒腰,更像是要拥抱苍穹。它的树冠犹如一把遮天蔽日的大伞,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只允许零星的阳光泄漏下来。在花王周围十几步的地方,还有六七棵杜鹃花树,虽然气派远不及花王,却也比一般的杜鹃花树大得多。它们像是花王忠实的臣子,又像是亲密的朋友,与花王日夜相伴。蓝天白云,清风拂面。站在这里,使人就像来到一个高远的圣洁之地接受洗礼一样,感到莫名的震撼!
乡干部告诉我们,杜鹃花树大多是灌木,长成乔木的很少,它长得也很慢。据村里70多岁的老人讲,他小时候花王就是这么大,几十年间几乎没怎么长。老人的爷爷也跟他说过,自己一辈子没见花王长多少。因此当地老乡传说,花王已经有3000岁了!别看花王这么老了,可它的身子骨还特别结实。在去年那场几十年不遇的雨雪冰冻灾害中,许多杜鹃花树被冰雪压倒了、压断了,花王虽说树冠大、积雪多,却一根树枝都没有折,你说神不神!
听了这番话,我抚摸着花王那斑驳的树皮,不由得敬意倍增。想想上千年来,这位老者经历过多少雨雪风霜啊,可它还是那样苍劲挺拔,那样生机无限,真不容易。尽管它不曾被列为古树名木,也没有人为它树碑立传,但是它毫不在意,依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默默无闻地为大地增添绿色,为世界谱写美丽,为人间奉献清新的空气。这不正是它超凡脱俗,最令人景仰的地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