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承担行为的后果
自从臻臻独立的课后活动养成习惯之后,他似乎很容易的找到了他的“兄弟”,心变得野起来了,玩兴大了,学习也不那么自觉了。
对于这个问题,适当的玩,我还是比较支持的。但是,因为本学期的作业有了“写话”必做项目。他完成的时间较长,时间似乎就没那么充裕了。等他爸爸下班后,他还要和他爸爸打一打羽毛球,那么时间就甚至有点儿紧迫了。久而久之,书法作业,就拖着拖着,有时就干脆不写。我在费了口舌之后,收效甚微,决定让他自己承受一下事情的结果—--挨一下老师的批评。
本来,臻臻是班里同学中写得最勤也最好的。但是,由于他近两个星期的松怠(第一个星期是因为他感冒,我破例允许他不写,第二个星期就是他的时间安排不好、不积极以至于没有时间写了),他的书法作业只写了两张。
上个星期六如期上课的时候,臻臻有些害怕,担心老师批评。他交作业的时候,就已经显示出惴惴的样子了,伸了伸舌头。后来,老师批改作业,差不多完毕的时候,我以为臻臻的那两张可怜的作业被夹到同学的作业里的。老师似乎没有发现。我说,臻臻,你的作业没有了。他马上流露出侥幸的表情,有躲过一劫的侥幸。未等他“yerh”的动作做出来,他听到老师叫他的声音。
“臻臻你就写了两张作业?!”一向严格的老师此时提高了声调,表情一下子严肃起来。我低声对老师说:“请您批评一下他!”
老师脸上一下子黑了起来,装作很生气的样子,严肃地对臻臻说:“下次补写!”臻臻受到老师的批评,未完成作业,分数自然不高。我知道他不是很开心。但是,我不能袒护他的不开心。我也不能安慰他的不开心。对这个家伙,我道理讲了许多遍,可他这样的淘气真能听懂的,又能有多少?所以,我只能让他认识到他行为的结果就是:因为不认真,所以要受批评。
回来的路上,我和臻臻聊着:
臻臻,你从原先的一个被表扬的孩子,变成今天被老师批评了,心里好受吗?
“不好受。”
想一想,咱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
退步了。”
那咱要不要继续这样?
“ 不要。”
老师一直是很重视你的,妈妈也很重视。写毛笔字,你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天赋,你可要好好学,还是半途而废?
他若有所思。然后点头说,要学。
被老师批评的滋味好受呢,还是被夸奖的好?
当然是被夸奖啊。
那下周上课的时候,可要继续被点名批评呀?
“不要了。”
在路上,我就和臻臻约定好了。每天下课后,第一件事就是完成书法作业(每天3张),那么,一个星期下来,到上课的时候,就能超额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了。
果然,此后的几天,他乖乖的完成了。到今天为止,居然把作业都完成了。看来,让孩子自己承担行为的后果,不失为一个化压力为动力的妙招,哈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