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决定开始放手,让臻臻学着做他自己该做的事情之后,尽管这个小调皮有些不乐意,但也慢慢地接受了。
开始的时候,他总会忘了这样忘了那样,做得并不怎么完美。但是一段时间下来,居然进步了好许多。经过仔细分析,我惊奇地发现很大原因竟然是得益于他的一些小小的失误。
有两件小事情,可以看到,失误让他更快成长。
第一件事情:周末上书法兴趣班,他第一次自己收拾文具。以前都是我帮他收拾的,习惯了,所以他没那么细心去做,收拾完毕也没有检查。结果到了学校一看,糟了,墨盒和纸夹子都没带,只好使用同学的墨盒。经过了这次失误,下次他收拾的时候,只听他说;“墨盒、夹子,还有作业本、墨笔。。。一样也不能落下。。。。。”收拾完毕再检查一次。我看着他收拾,心里在乐,这小子开始长记性了哦。这一次,我故意没有充当“检查官”的角色。如果每次都帮他检查,他就会很放心地想:凡事有妈妈把关哩!就容易形成依赖的心理,容易引致粗心大意。我心想,这正好是一个实践的机会,让他明白自己对所做的事情要承当行为的责任。
另外一件事情:他在文艺汇演的前两天,老师交代他把表演服装带回家,让妈妈洗干净,第二天再带回学校去。他回到家,告诉我这件事,但是翻遍了书包,都没有找到衣服。独自一个人在那寻思:“衣服哪里去了呢?明明老师已经给了我呀!怎么就没有?”
我说,忘记带回来了吧?没事,明天早晨再问问老师。
带着疑惑,第二天,我问起老师这件事,老师摸摸孩子的头,说,“臻臻粗心大意,把衣服放到别的小朋友的书包里去了。”
呵呵,够粗心了吧,记得以后要细心点哦。
经过了这事,也许给了孩子深刻的印象,他明白了做事再不能老粗心大意了。于是开始用心记住老师所交代的事情:今天要穿校服;老师交代要买绳子带回学校;哪天妈妈要去参加家长会;被子、枕头、书本等一样不落下;带去幼儿园的玩具记得要收回放到书包里等等,记性好像长了许多。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即便是大人,也难免犯错,更何况是孩子?从以上的两件事情,我深深地感到:孩子总是在错误或中得以学习,同时也在改正失误中不断成长。作为家长的我,只要适当地放手,让孩子自己学会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哪怕会犯小小的失误,哪怕会碰到挫折,也未必就是坏事!说不定其中的教育意义,远远有效于对孩子的滔滔说教。而此时的孩子,也在不知不觉中进步了许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