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真善美的心灵之苗要从小栽种
正是得益于妈妈从小对我的良好教育,让我养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行,成为一个真诚和善良的人(臭美哦,自己评定自己)。
记得我小的时候妈妈说得最多的是“品行要端正”“做人要善良”。这些观念牢牢地刻烙在我的心里,敦促自己行事如是。
如今,我已为人母,如何让自己的孩子有正直善良的品质呢?这是我必须时时注意的问题。
孩子在幼儿园上的大班,小朋友经常自带玩具去校园一起分享。今天带这个玩具,明天换那个玩具并不出奇。对于不是我们自家的东西,我通常会问:“这是谁借给你的?”等到孩子认真回答后我才放心。
有一次,我发现仔仔的书包上有一个蛮好看的公仔别针。我问他:“这是怎么来的?”孩子支支吾吾,欲言又止。我看出端倪,追问他:“怎么来的?谁送的?”
孩子有些害怕,不敢回答。我心想肯定是他自己偷偷拿小朋友的了。我于是停下来,看着他的眼睛:“跟妈妈说实话,妈妈不骂你,咱们错了就改。”孩子这才放下心来,告诉我实情。这个精致的小别针是他的同学的,他看了很喜欢,顿时产生贪念就趁同学没注意偷偷放自己的书包拿回家了。
“这个是盗窃行为”,我对孩子说,“是一种不好的品质,如果不改正会让自己变成一个坏人,警察叔叔就是抓坏人的。”我开导他第二天回去把别针还给那位同学,并向他道歉。
第二天放学回家时我看到孩子的别针还在,责问他为什么没还给人家?他说:“这次是我同学送给我的。今天我拿还给他。并和他一起分享我的飞燕一号玩具,他就说这个送给我了。”
“哦,是这样。我要再问问你那同学啊,要和妈妈说实话啊。”
第二天我问了那位小同学,确有其事。
从那以后,我再没有发现仔仔把别人的东西偷偷占为己有。
因为孩子性格开朗又大方,总喜欢把自己的新玩意拿到园了和小朋友玩,所以人缘很好。有一天,他从书包了拿出了6个一角的硬币,递给我。我问他:“怎么回事?书包里怎么有钱?”
“是我们班的××同学送给我的。”他说。
“你同学怎么要送给你?”我问他。
“因为他觉得我好啊。”儿子洋洋得意。
“他怎么会有钱?你没问他?”
“问了。他说他偷他妈妈的,”儿子说,“他说他明天再去偷他妈妈的,再拿给我。”
“这很不好哦。”我说。
“有钱还不好啊?”我孩子咧嘴不解地问。
你看你看,这么小的孩子私心就这么重了。我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如果不纠正,后果不勘。
“首先,我们不能拿人家的钱,不能随便接受别人的东西;其次,他不懂事,偷妈妈的钱本身是很错误的,你要帮助他改正错误。”我说,“明天把钱还给他,并告诉他以后不能偷妈妈的钱。”
我给他讲了自己不能有贪念,不要轻易接受不是自己的东西。要当好一个大哥哥,帮助还不太懂事的同学。
仔仔的爸爸回到家里,我向他汇报了这件事,先生也循循善诱地给仔仔讲了道理。
孩子照做了。家里的钱放在哪里孩子都知道,但他从来不会乱拿。
孩子小,偶尔犯错误是难免的,关键是做家长的该如何及时切入进行教育,让他健康成长。
对于孩子诚实正直的品质的培养,我会更加细心,杜绝坏根于细小的事情,让真善美的心灵之苗长成一棵大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