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法简便运算的教案
(2012-04-06 12:50:45)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设计 |
加减法简便运算的教案 故事引入:星期天,你很想让爸爸、妈妈陪他出去逛逛。可是,爸爸、妈妈各为出了一道题,答对了才去。你能答对吗? 出示问题:口算 69=70-□ 549+200=□ 说一说:69、101、299这些数有什么特点? 你们一样回答很正确,于是全家就高高兴兴地出发了。 二、探索新知 1、放录像:妈妈拿出自己所带的276元钱,小明拿出自己所带的98元钱,小明和妈妈比赛看谁先算出他们所带钱的总数。)提问:大家想不想参加他们的比赛?
出示题目:例1 (1)学生试算。 (2)学生汇报各自的算法和结果,教师板演,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A.用竖式计算 B.276+98=276+100-2=374 C.276+98=274+100=374 D.276+98=276+90+8=374 E.276+98=200+(76+98)=374…… (3)组织讨论: ①这些算式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②算法B中为什么先加100再减2呢?算式C中为什么只加100呢? ③在正确的算法中,哪种算法最快?你喜欢哪种?为什么? 2、爸爸又出了一道题:例2 (1)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3、引导观察:这两道题有什么特点?你愿意为大家出两道类似的题目吗? 学生出题,全班练习。 4、放录像:小明和爸爸、妈妈走进书店,小明拿了一套97元的百科全书到营业员面前,爸爸问小明:我有165元钱,减去97元还剩多少元?
(1)出示例3 (2)学生试做,指名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 (3)引导分析哪种方法对,怎样算比较快? 在分析165-97=165-100+3时,让学生讲一讲为什么先减100再加2,而不是再减2呢?然后播小明爸爸付钱的过程:爸爸去收银台付出一张100元,营业员找回他3元。 (4)每人出一道减法算题,给同桌练习,再交换批改。 (说明:在小组内完成练习并反馈,具有针对性、差异性和实效性。) 5、指导学生看书。 6、小结。 (1)说一说:今天我们学习的计算题有什么共同特征? 板书课题:加、减数接近整十、整百数的简便运算 (2)比一比:加、减数接近整十、整百数,怎样算简便? 小结:先当整,再调整。 (3)议一议:怎样进行“先当整,再调整”? 三、巩固探究 1、填空 2、计算 3、李老师给学校买足球用去475元,买排球用去196元,他带了700元,还剩多少元? 【教学反思】 加法运算律简便计算 1、《加法运算律》是上周上课时上的,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很活跃,可是补充习题上的几道简单练习,有几个孩子还是做得很糟糕,他们在课上也能正确回答,可为什么作业却做不对呢?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这几天由于阶段练习做得很差,我对孩子们也是凶凶的。 2、小结时,在黑板上板书出两个字母式子。让学生说说加法运算律及应用。 3、多一些实际生活的引导,强化、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思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