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成果汇报(一)
(2009-05-13 15:11:23)
标签:
留守儿童留守学生课题研究心理健康教育教育 |
本课题从2005年2月开始实施研究到现在有3年时间了,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经过我们课题组全体教师积极考察研究,努力探索对策,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请课题组的专家审阅指导。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大批农民工入城务工,造成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也不断增多。我校地处神木县东南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致使学校80%是留守儿童,这些儿童由祖辈或亲友监护,父母对子女的行为品德、学业成绩、心理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通过活动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和学习情况。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勇于发表自己观点的勇气。
3、体会父母的艰辛,感恩父母自己的巨大付出,从而增强家庭责任感到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学习自觉性。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着眼于留守学生的教育发展,反思学校教育工作,探究改进教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
2、改进教育工作根植于留守学生的现状与需求研究,从而体现新课程理念,让教育工作服务于社会。
4、以留守学生特定群体为单位,组织实验研究,通过对比寻求有效教育途径。
四、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寻求有效的对策,改变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
2、开发留守儿童的情商,激励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社会,孝敬父母,提升亲情。
3、通过研究解决如何使留守儿童健康地成长。使留守儿童和普通儿童一样在爱的蓝天下快乐地学习成长。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5年2月-2006年5月)。
1、完成课题方案的制定、申报工作。
2、确定课题组成员分工,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
3、通过调查分析,起草“课题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06年5月-2007年5月)。
1、根据实施计划进行研究,全面实施方案。
2、定期研究、调查,搜集第一手资料,整理分析。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07年5月-2008年10月)。对课题研究的进程进行系统分析,形成课题总结报告,为做好推广工作和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