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肯威尔伯的个人简介

(2019-01-06 17:33:42)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肯威尔伯的个人简介作者:苑馨
    肯.威尔伯全名Kenneth Earl Wilber Jr,于1949年1月31日生于美国俄克拉何马州,是一位美国哲学家和理论心理学者。他的工作主要以创造一个以心理学、神秘主义、现代主义、经验科学、系统论连贯为整体的“意识的完整理论”为主。在完全意识中,威尔伯称自己是一个说故事者和制图师。他的故事解析博大的问题,他的地图展现对宇宙的各种透视。他曾是超人格心理学的主要支持者,现在则脱离了。在1998年,威尔伯创立了Integral Institute,一个进行社科方面研究的智囊团。他是整体心理学和整体政治学的先驱,同时也是一个佛教徒,而且是佛教中观派。他的观点特别与龙树的哲学相通,这巩固了他的哲学地位和作品。在1997年1月4日的德国报纸Die Welt中,评论家称他为“在意识进化领域里最重要的思想家”。根据Frank Visser的说法,他是“美国最为新潮的学院派作家”。他是第一个在生前就出版文集的哲学心理学家。


    肯.威尔伯的父亲曾在美国空军服役,他们一家在百慕大、厄尔巴索、得克萨斯、爱达荷、大瀑布都居住过。他在蒙大拿开始上高中,他在毕业前一年搬到了内布拉斯加州的林肯市。虽然他运动很棒而且时常被选举为学生会长,但他们还是一直搬家。“人们认为我不善于社交,但那是不对的,二十三岁的时候我就忙碌于写作和思考,那是很难阻止我社交,让我呆在角落里的。


    在1968年,他被杜克大学录取为医学院预科学生,几乎是立刻就体验了理想破灭的危机。并不是当时流行的迷幻剂影响了他,而是东方文学,特别是使他转变为佛教徒的《道德经》。在学业方面,他浪费了整整一年,然后回到了内布拉斯加州,进入了内布拉斯加州大学。在那里他获得了化学和生物学的双学士学位,这是在他设法从事东西方哲学时做到的。他获得了进修生物化学的奖学金,但此时他已经被哲学和沉思的生活迷住,而放弃了进修。他形容他的学业方面的成绩为“生物化学的硕士学位,哲学博士减去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论题,善长视觉工程的机制。”


    在学习过程中,他在1972年遇到了艾米.瓦格纳(Amy Wagner),他们在一年后结婚。威尔伯在接下来的九年里在家务方面一直做像是洗碟子之类的零活,在他写作期间就雇人来工作以保持平衡。他从来不回味著作,但是认为自己是一个思考家。为了练习写作,他用普通书法抄写了Alan Watts的所有作品。他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学习了十个月,完全构思一本书,强迫自己在两三个月内写完。

    1973年,威尔伯在23岁的时候完成了他第一本书的手稿,《意识光谱》(The Spectrum of Consciousness)。他试图在这本书中整和全然不同的领域的知识。在被二十多家出版社拒绝后,终于在1977年被Quest Books——一份神志学杂志出版。其理念被很好的接受,一些人把他和威廉姆詹姆斯、弗洛伊德、甚至和爱因斯坦比较。这个成功给他带来了很多演讲和工作的机会,他在一年后放弃了演讲以提供写作的时间。他在1978年发起一份叫做ReVision的月刊。1979年出版的No Boundary就是《意识光谱》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摘要。此后还出版了The Atman Project (1980)和Up from Eden (1981),而对于他作品的进行编辑的要求逐渐增多。他在1981接受了Amy友善提出的离婚,之后搬家到剑桥为ReVision工作。

    在1983年,威尔伯搬到了加利福尼亚的海风郡,他在那里遇到了Terry (Treya) Killam,并很快和她结婚。这段时间内,Treya患了乳腺癌。从1984秋天到1987年,威尔伯放弃了他的写作一直照顾自己的妻子。这一段时间里,他暂时放弃了思考,并开始酗酒。他们那时住在Incline Village(Lake Tahoe, NV),威尔伯在1985年患了一种慢性病。1987年,他们搬到了科罗拉多的Boulder,紧挨着那洛巴大学,一个Chogyam Trungpa成立的佛教大学。在这里他们找到了安宁,但是Treya还是在1989年1月去世,他们这段经历被记录在了《恩宠与勇气》Grace and Grit (1991)里。


    威尔伯曾致力于编写完整心理学的教科书(1999年出版,后收录在他文集的第四卷),但为了一个三年的报告《性,生态和灵性》Sex, Ecology, Spirituality (SES)(1995)而暂停,那是Kosmos三部曲的第一部。根据Sex, Ecology, Spirituality的序言,这是在他所说的在与世隔绝的十一天中创作出来的。《万法简史》A Brief History of Everything (1996)是没有注脚的SES的普及摘要。《灵性之眼》The Eye of Spirit (1997)是他为ReVision写的关于科学和宗教的文集。在1998年,Random House出版了此书的修订版,叫做《灵性复兴:科学与宗教的整合道路》The Marriage of Sense and Soul。他在1997年遇到了Marci Walters,那洛巴大学的一个年轻的学生。他们在一起住了五年,在2001年6月结婚,但在2002年就离婚了。威尔伯认为这一段时间虽是他最高产的时期,但是认为本可以和Marci建立一个家庭的。


    1997年,他开始写个人经历的日记,在1999年出版时叫做《一味》One Taste,是关于全宇和整体的意识。两年后,他的出版商Shambhala Publications不同寻常的出版了他的八卷文集。1999年,他十分多产,完成了他的《整合心理学》Integral Psychology和A Theory of Everything (2000)。在A Theory of Everything中,威尔伯试图把商业、政治、科学和精神性之间架起桥梁,并且结合了他的螺旋动力学。同样是1997年,他写第一部小说Boomeritis (2002),试图表现他们这一代人的自大。


    威尔伯的主要成就之一就是创立了他所谓的“新-永恒哲学”(the neo-perennial philosophy),这是对传统神秘主义(代表是Aldous Huxley的永恒哲学—The Perennial Philosophy的综合和对宇宙进化的说明—在多方面一致于伟大的印度哲学家Sri Aurobindo的宇宙论)。他拒绝“永恒哲学”的传统主张,即从过去或瑜伽时代开始衰退的历史之反进化观点。相反,他接受“the Great Chain of Being(伟大的存在之链)”的传统西方观点。在Jean Gebser的著作中,这个“the Great Chain of Being”(或“Nest『窝』”)是ever-present 『长存的』,并“relatively『相对地』”展现在物质现象中。作为一个佛教徒,他相信实在『reality』最终是空『Emptiness』和形式『Form』的二元统一,而形式『Form』固有地从属于超时间的发展。威尔伯的大多数著作最终试图表达形式『From』是如何经历变化,以及在形式『From』世界中的有意识存在物如何参与这个变化直到她们最后实现她们和空『Emptiness』的真实同一。】



    威尔伯重要的哲学方法就是子整体,他在思索什么是存在的基本构成时,意识到每一个实体和概念都共享同一个本质:在自我中是整体,在其他事物中是部分。比如,即便你是不同部分组成的(神经系统,骨骼系统等等),你也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一部分。字母就是一种自身存在的实体,同时又是一个词的部分。从夸克到物质到能量到思想,都可以这么看——一切创造物,除了本身是子整体的。在他的著作《性,生态和灵性》中,威尔伯概述了表现子整体的大约二十个原则,这些原则都来自威尔伯的现象模型。不只这样,威尔伯的观点是现象实体不过是空性大海的一个小浪花。空性本身不是子整体。


    AQAL: 宇宙的整体模型   


    AQAL代表威尔伯最近作品的核心。AQAL的意思是“所有象限,所有层次”(All Quadrants All Levels),也意味着“所有线”,“所有状态”和“所有形式”。这些是威尔伯的存在现象模型中五个不可分的范畴。为了使宇宙完整,威尔伯相信这五个范畴是不可少的。对威尔伯来说,这有这样才能被叫做“完整”,在"Excerpt C: The Ways We Are in This Together"中,威尔伯形容AQAL为“一个可能的宇宙模型”。


    绝对和相关的真实


    威尔伯接受佛教中观的两个概念(圣义谛与俗义谛)。为了避免混淆(圣义谛与俗义谛),我们必须区分圣义谛层面空性的绝对真实和俗义谛层面现象的相对真实。威尔伯所有的AQAL范畴——象限、线、层、状态、现象——都和相对真实(俗义谛)有关。没有一样在绝对真实中是正确的,只有无形存在的知觉绝对存在。威尔伯和Aurobindo(和黑格尔)一样把无形的知觉叫做“精神”。威尔伯的“精神”在概念上相当于柏拉图的One,到先令的Absolute,到印度教的梵,到佛教的Shunyata(智者)。


    退化与超越的谬误


    退化与超越的谬误是威尔伯更为人所知的理论。其基本原则是意识的无理状态(前理性和超越理性的状态)可以在表面上一致,所以会很容易混淆。威尔伯引用弗洛伊德和Jung最为人所知的谬误。弗洛伊德认为神秘实现是退化到婴儿的状态,减缩的谬论。Carl Jung犯了相反的错误,他认为前意识神话反映了神的现实,扩张的谬论。同样的,族群思想,纳粹和Charles Manson的神秘学这样的前理性状态,神秘宗教则被视为后理性。谬论的双重自然:一个人可以缩小超理性的精神现实到前理性,也可以把前理性扩展到超理性的范围。有趣的是,威尔伯认为自己早期的作品就犯了退化与超越的谬误。


    威尔伯的科学


    在他的作品The Marriage of Sense and Soul: Integrating Science and Religion中,威尔伯认为现阶段的“硬”科学是“狭义科学”。他认为现在的自然科学只接受来自低级意识领域内的证据,感觉运动(五种感觉和其扩展)。他认为“广义科学”应该包括逻辑、数学、符号学、解释学和意识的其他领域。理想上,广义科学还要包括禅修者和精神学者的观点。威尔伯的科学概念包括狭义科学和广义科学。他的例子是用测试脑电图的仪器和其它技术来测验禅修者和精神学者。这是一个被威尔伯称为“整体科学”的例子。


    根据威尔伯的理论,狭义科学胜于狭义宗教,但是广义科学超过狭义科学。自然科学提供的广阔真实胜于外在的宗教传统。但是狭义科学可以接受一套完整的评估宗教和科学的方法。  


    威尔伯反对宇宙神创说,他认为这是狭义宗教伪装成科学。然而,他也不同意自然主义的进化论。比如,Richard Dawkins,他被威尔伯描述为“宗教传教士”。虽然威尔伯认为自然选择是正确而受限制的,他认为进化论只能描述生物进化的外在。(他认为Aurobindo有一套物理,智力和精神进化论的完整理论)。而且,威尔伯认为达尔文受到了消极智慧的影响。因为达尔文主义的成功,德国唯心主义的进化论观点被唯物主义哲学所取代。


    威尔伯同意智慧设计论认为新达尔文主义未能充分解释生命的起源,性,和人类的自知意识的说法。但是他反对智慧设计论者认为神通过解决答案,最终从创造物中脱离的说法。(威尔伯的神学概念和禅以及不二吠檀多)在一个他的网络论坛上,他说他支持科学的方法,同时认为新达尔文主义的核心有精神分裂的信仰迹象:“如果物理主义,唯物主义,简化论最终对于进化的多样性给出适当的解释,那好,这就是要包括在整体论里的。如果不能,我们就不能接受。但到现在为止,那是一大片空白,所以科学家不要再向世界吹牛了,把这句话一直对自己说吧。我知道我住在一个为了将来二十年更好的时代。这是很迷人的,至少是......”


    最近,威尔伯开始使用“四进化”来指代子整体的四维发展。这是指整体论的四个象限(内部单体,外部单体,内部复体,外部复体),威尔伯认为这是共同进化。


    当前工作


    在2005年,在整体学精神中心,一个Integral Institute的分支的建立中,威尔伯展示了一份118页的未来两部作品的大纲。文章题目叫做"What is Integral Spirituality?",包含几点:整体的方法复体,整体后形而上学,整体数学,和威尔伯的整体格。威尔伯把他各种思想框架描述为:“这就是我们的目标——给“反向工程师”一个可以解释一切主要方法论问题的框架——从现象学到自创论到诠释学的系统论——“先验推论”一个可以允许方法论首先存在的宇宙结构。这个解释框架就是AQAL;其方向就是对本身透视的一个完整看法;其社会实践就是一个完整的方法论复合体;其哲学是完整的后形而上学;其信号网络是完整操作系统——所有第一第二人称无法观察宇宙而产生的第三人称,知觉,意图,感觉的传输者,不仅仅是物质,能量,信息和因果关系。 ”


    完整的后形而上学


    完整后形而上学是威尔伯最近对自己哲学思想的描述。他的哲学试图构建一个世界范围的精神宗教传统来解释现代和后现代主义对这些传统的批判。虽然这些思想还没有出现在任何书籍中,但在网上已经有一些材料了。在一份最近的他的Shambhala网站文章《后形而上学精神的本质:回应哈伯玛斯和维尔斯》中,威尔伯就谈及了后形而上学精神。另一篇文章《从宇宙因缘和创造力中显现的未来》中,他描述了后形而上学的大纲,包括“引用F:完整后形而上学”,但此后没有新的内容出现。  

   威尔伯所受的影响

    威尔伯对于永久哲学的概念在根本上受大乘佛教中观派的影响,和龙树菩萨(真实历史人物)的哲学相关。如不二论吠檀多、藏传佛教、禅宗、普罗提诺、拉玛那.玛哈希都对他的哲学有很深的影响。威尔伯在大学期间就开始进行佛教系统内的禅修,并跟随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禅修导师学习。包括大忍和尚、Maezumi禅师、秋阳.创巴仁波切、卡卢仁波切、贝诺仁波切、长达多古仁波切。
  
    威尔伯对于心理进化和发展的概念受到奥罗宾多、吉布塞尔、存在链、德国唯心论、埃里克·詹奇、皮亚杰、亚伯拉罕·马斯洛、埃里克·埃里克森、科尔伯格、加德勒、克莱尔·格拉夫、罗伯特基根、螺旋动力学的影响。他和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是好友。

    威尔伯曾在多个场合声明很钦佩印度裔的印度教导师阿谛达 Adi Da(也被叫做解脱者约翰Da Free John)的作品和Adi Da的整体现实思想,但最近对他的理论很警惕,甚至开始批评他的行为模式。有趣的是,现在和威尔伯一起合作的Saniel Bonder和David Deida,两个Adi Da的前任学生,自己本身尊敬精神导师,但很同意威尔伯对他们前任老师的批评。威尔伯对这些哲学家也都很熟悉:爱默生、怀特海、哈贝马斯、德日进。  

    威尔伯对他人的影响

    威尔伯正在学者、理论家、政治分析家、社团改革家之中有逐渐增长的影响,特别是试图重新构造传统神学的学者。他的作品也被很多音乐家欣赏,包括Stuart Davis, Ed Kowalczyk of Live, Saul Williams, Billy Corgan。他正和很多同意他理论方法的精神导师合作。包括David Deida, Andrew Cohen, Lama Surya Das, Father Thomas Keating Brother David Steindl-Rast, religious scholar Ronald H. Miller。

    据威尔伯的出版商Shambhala所说,“(威尔伯)大概是世界上最受人尊敬和钦佩的在世的哲学家”,并写道:“我很欣赏威尔伯的作品。他试图整合这么多东西,保持视野的开阔,而我们的文化却不接受这些东西。这是项宏伟的工作。”

    在2004年,威尔伯和普林斯顿教授合作完成了《黑客帝国》的评论音轨。
  
    学院派学者能勉强接受威尔伯的作品,无疑归功于其神秘主义。用威尔伯的哲学来解释,很多现代哲学都处于威尔伯的意识模型的理性部分,和意识的超理性不调和。威尔伯提出的“八种自身透视”引起了注意,他认为对于全面理解现实是很有必要的,为整和现象学、诠释学、结构主义、经验主义、系统论和文化人类学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威尔伯作品的进化

    威尔伯认为自己理论的进化有五个状态。后来的状态并不否定之前的状态,而是超越并包含早期的状态,使整体进入一个更深更完整的层面。
  
    威尔伯受到的批评

    克罗地亚哲学家Arvan Harvat认为试图整和像禅一样的单一理论是不可能的:如果你的模型包括绝对的一切,那如何改变呢?威尔伯的回应是这都来自发展。而绝对空性则是不变的,超越概念的,一个人可以完全知道自己的超理性,那就是构建真正不二启蒙的概念。还有,包括Georg Feuerstein也认为威尔伯的永恒哲学是不二论(如普罗提诺的新柏拉图哲学和Ramanuja的Vishishtadvaita吠檀多)和单一论的禅还有不二论吠檀多的结合:早先的哲学区分了发散显现真实和不变的源头,而禅和不二论认为真相和本质是一致的。在一句威尔伯很喜欢的禅语里说道:“涅盘就是完全意识到轮回;轮回就是完全理解涅盘。”

    Christian de Quincey认为Wilber的整体学是缺少情感的理论大厦。这个说法出自2000年《意识学习周刊》的“整体学的允诺:对Ken Wilber整体心理学的批评性感激”以及其它Wilber和Quincey讨论的文章,可以在Quincey和Shambhala的网站上找到。


    威尔伯对此类批评回应的代表出自于Speaking of Everything:“ ...当我展示发展的舞台时,我明确的管SES叫做‘超理性的理性改造。’”  不二论和一元论的区别来自于意识的层次,前者以原因区分空性和现象(要把现象看作放射物),后者则表达空性和现象不二的见地。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