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的物理学标准
(2009-01-16 23:06:56)
标签:
杂谈 |
道德标准的含糊造成了人类的纷争。以色列轰炸加沙这个行为是善还是恶,很明显,不同的人、不同的国家得出的答案是完全相反的。
我此前曾经分析过,一个人所站的立场越大,他的行为就越接近善。那么什么立场是最大的?
对于人类目前的认知极限来说,当然是宇宙。按照苏格拉底的说法,“知识即美德”,“恶即无知”。那么要达到最大的善,首先必须洞察宇宙的真相。
物理学认为,宇宙从150多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而来,最初只是一个极小的点,之后开始膨胀,一直到现在。在膨胀的过程中,宇宙从有序向无序变化——有一种对时间的定义正是宇宙整体无序性的增大,因此,一个杯子只能从完整变成破碎,而不是相反。
爱因斯坦说,“最不可理解的是,宇宙是可以理解的。”宇宙为什么会有秩序?这是人类最根本的疑问。科学家所说的“第一推动力”、许多宗教信仰的唯一的神、正是这个未知答案的“代名词”。
如果把“善”定义为促使无秩序变成秩序的行为,把“恶”定义为促使秩序变成无秩序的行为,那么善恶标准的问题也许就解决了。无序性在物理学中有一个名称叫“熵”,它是可以量化的。
产生宇宙的源头创建了最初的最高秩序,因此,正像宗教里说的,“神”就是至善的源头。宇宙整体从秩序变向无秩序的现状表明有一种所谓 “恶”的力量,宗教里说这种力量来自“魔鬼”,也有哲学家认为“恶”就是“善”的缺失,或者说对“神”的远离。宇宙的前景,有的科学家认为会一直膨胀下去,最后宇宙重归混沌而死亡,另一种说法认为,宇宙膨胀到某种程度之后就会紧缩,重归秩序,那这就可以看作是“神”的力量了。我们当然希望是后一种情况。
美就是秩序,因此爱美是人类向善的天性,一个善良的人应该保护美。
以色列轰炸加沙,当然是使无序性增大了,但如果不轰炸将来会造成总体更大的无序性,那么人类对轰炸或不轰炸的选择等于是对“小恶”或“大恶”的选择。符合道德的行动选择应该让秩序的丧失变得最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