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面:十一年初,傅山几死,得救后免死
谜目:网络名词一
谜底:微博
作谜:浮香斋主
蔡芳评析:
傅山(1607--1684),明末清初书法家、学者、医学家,今山西省太原人。谜面所述,见于《清史稿·列传二百八十八·遗逸二》:“顺治十一年,以河南狱牵连被逮,抗词不屈,绝粒九日,几死。门人中有以奇计救之,得免。”清军入关建都北京之初,全国抗清之潮此伏彼起,气势颇高,傅山渴望南明王朝日益强大,早日北上驱逐满清匡复明室,并积极同桂王派来山西的总兵官宋谦联系,密谋策划,积蓄力量,初定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3月15日从河南武安五汲镇起义,向北发展势力。然而,机事不密,宋谦潜往武安不久,即被清军捕获,并供出了傅山,于是傅山被捕,关押太原府监狱。羁拘期间,傅山矢口否认与宋谦政治上的关系,即便是严刑逼供,也只说宋曾求他医病,遭到拒绝,遂怀恨在心。一年之后,清廷不得傅山口供,便将他释放。
谜面以叙事句式出现,自然晓畅,让人以为是取用历史人物传记中的成句,几乎所有猜者都会往用典方面去想,这是此谜设计的最神妙之处,它创造出让人思索的更大空间,有效增加了回互其辞的曲度,由此生发更强的趣味。虽然有典化无典,纯用离合运作,但由于面句与史传高度吻合,掩蔽了方位、抵消的痕迹,把字素增损离合融汇在有意无意之间,而又无懈可击,更是精到。
不知此谜创作是由史觅底还是为底撰面,能从“微博”中见“傅山”,不仅要有识珠之慧眼,更需披沙拣金之劳勤。
王得道评析:
微博是近年网上的新生、热门事物,谜人为其谋制的谜面也不少,然几乎全为会意。盖因谜底虽只两字,然笔画较多,离合不易。此谜是我见到的两则“微博”离合谜之一。
面化自《清史稿·列传二百八十八·遗逸二》,写太原人傅山:“顺治十一年,以河南狱牵连被逮,抗词不屈,绝粒九日,几死。门人中有以奇计救之,得免。”作者据此巧设离合:“十一”二字,“年”字初始笔画,加“傅山几”三字,再加“救”字之后“攵”,得底。面中“死”字前后抵消。此谜之离合,以准确见长,主要表现有二:一是对“彳”的准确离合,不是简单地以“从”字应之;二是对“死”字的抵消处理,不是简单地以抱合词待之。这些,都可看出作者的匠心。
离合谜有一上乘境界,就是将离合手法与典故情节融为一体,从而谋制一些谜底较长、较有难度的离合谜。近年网络谜赛上榜谜中的离合谜,也多见此法。观此“微博”谜,深得此道,堪称同类题材中佳谜。
注:收录于《浮香斋谜艺》(2016年吉林文史出版社),蔡芳系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常委,福建省灯谜协会理事,永安市燕江谜社社长。王得道系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委员、网络信息部副部长,长安文虎社理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