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面:长亭外,古道边,难舍又把手相牵
谜目:战国人
谜底:介之推
作者:浮香斋主
评析:邓凤鸣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曲李叔同的《送别》,古韵悠扬,把人带入一个意境深邃的境界。歌曲在长亭、古道、夕阳、笛声等晚景当中,恰当地表现了友人依依难舍的离情。
谜作者据此自拟面句,抒发了对即将离别挚友的牵挂情绪,点滴难舍在心头。“长亭外,古道边,难舍又把手相牵”,到了时候要分离,手与手还是紧握在一起,舍不得松开。这深情款款、离愁心也碎的送别画面,暗藏了灯谜“象形”与“字形增损离合”玄机。“长亭”象形“介”,让人如见秦汉时期每隔十里所设的长亭,负责给驿传信使提供馆舍、给养等服务,后来“长亭”就成为人们郊游驻足和远行送别之地。“之”字的下半部,象形一条弯曲的古道,委婉延伸,盘桓于山崖树丛之间;“之”字上面的一点,如同古道在分岔路口指明去向的路碑,多用石板阴刻文字,或用箭号表示去向,指明古道前方到达的地方,以防陌生人迷路。谜面后半部顿读为“难舍又/
把手相牵”“难舍又”以字形消衍法把“难”字中的“又”舍弃,剩下“隹”字素;“手”踏实为“扌”部首。“把、相牵”作为抱合词,自然把“扌”和“隹”牵合在一块成“推”字。“外、边”表方位,显示“介”位于“之”字的外面,而“之”也紧靠在“推”字的旁边。“介之推”豁然开朗,令人眼前一亮。
谜面表面上以景衬情,渲染出浓厚的离情别绪,实际融合“象形”与“字形”扣合,欲隐而显,深得回互之旨。“介之推”融入“长亭外,古道边,难舍又把手相牵”依依惜别、淡雅忧伤的场景,笔曲意深,耐人寻味。
注:此文收录于《浮香斋谜艺》(2016年吉林文史出版社),
邓凤鸣系马来西亚知名灯谜艺术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