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产品设计的系统性思考

(2010-09-11 15:44:51)
标签:

上高

部门

环节

系统性

战斗力

it

分类: 产品与产品人

    或许我们每天都习惯了坐在自己的电脑面前,按照部门的安排以及自己的想法或习惯在努力工作着,是否也这样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去做效率会更高效果更好呢?我们自己手头上的这些事情做的好坏,对其他同事、部门或环节有何影响呢?我们现在的工作与其它业务或产品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我们先举个例子来说明,假设某工厂要求所生产的产品100%合格,而其中某个车间却说我们尽量做吧,实在不行做到99%也算不错了(不也就就差那么0.01么?),反正我们也努力去做了、也很辛苦了,何况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呀!这样一来,作为整个工厂流水线的这个生产环节,即这个车间的质量标准自然也就设定成为了99%的合格率。如此推理,我们再把工艺想象得复杂些,假设该产品生产线共有100个环节,仔细想想看,将这100个环节按99%的合格率计算,加起来的合格率是多少呢?

 

  在这种环境和工作要求下生产出来的产品合格率只有是36%!没想到吧?!

由此看来,虽然我们都在工作,同样在付出一份汗水,但由于我们对整体要求的体会不深、做事的方式不同,结果就可能会千差万别。不要小看这0.01,其实我们每个环节的一点点小问题,都有可能引起整个整体的倒退,这样的局部延续下去就能把整体毁掉。

 

  随着公司的发展、业务的深化,部门的分工将会越来越细致,产品开发流程和服务环节也就会越来越复杂,而作为整个公司中承担销售、开发、研发、工程及服务等业务或服务环节的各个部门,不应该只强调自己部门的特殊性与局部性而去机械地接受任务和完成工作,而应该注重整个公司计划和战略的完整执行、部门内外之间的协同性以及员工的综合能力和整体意识。这种系统性的思考方式,能让我们很好地理解本部门在整个公司环节里应该起到的关键作用,从而有效地明晰该担的责任、较好地完成该完成的任务。这种系统性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就像发动机的引擎一样,能牵动整个公司高效、均衡、协作地运行,提高公司的产品质量和运行效率。

 

1、系统地思考,就是强调要关注问题或工作的整体性,上高楼而目千里,不要只顾局部,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其实问题出现时往往是现象很多而纷纭复杂,人们也很容易被其表面现象所迷惑而理由无数,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讲也讲不清,理也理不清,结果自然就可能是:胡乱使劲,不得要领。近来为了适应券商迅速发展的新需求和新业务,解决其错综复杂的新问题,公司和各部门需要不断地投入时间、人力和财力去实现,但公司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地扩充人力和资源。再说,一个部门里也存在这样的现象:有些员工能力强业务熟、而其他的员工却较弱,所以个别人很忙,没有时间或本也不愿交流或传授,而有些人却就因业务或技术不熟等原因而闲着,一个人不是一个团队,一个部门不是整个公司,这样下去,虽然部门人数增加了,但技术实力却可能没有明显的提升,团队效率和战斗力可能没有明显改善。我们在业务多、时间急、资源紧的时候,就更要注重从技术与构件、产品与业务、人力资源等整体策略上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明确哪些技术或控件是需要总结、优化和复用的;哪些内容或处理过程是最关键的,哪些可以随意定义;哪些业务或产品可一并开发、哪些要重新开发、哪些却可以简化或省略。通过强化知识的积累、先进工具的使用与创新以及员工的培训来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就象一位员工在总结中所说的,提高单兵能力主要在于工具的使用以及培训,这是公司整体战斗力的基础;提高组织的效率主要在于环节的合理设计,以及指挥执行的结构;提高公司的整体战斗力主要依靠战略战术、以及策略的应用等等,从而有效地握住主题和要点、分清主次以取舍,快速地在讨论中达成一致,平衡好工作的整体进度与目标,避免与原有的关键流程争夺资源、拆东墙补西墙,保证整体部门的工作质量与效率不会降低,到达事倍功半的效果。

 

2、系统地思考,要求在研究、处理、解决问题过程中应注重问题的相关性以及在动态中的辩证能力。常言道,计划没有变化快,技术永远在不断地创新,证券市场在不断地变化,券商难免会不断地产生突发需求,因此,公司确定好的工作计划在某段时间时常会受到冲击,常常会被赶时间的“救火”而打断,但 “救火”行为本身就缺乏对问题追根寻源的分析和策略,只可能就事论事地解决了手头表面的问题,其结果大多数是:表面症状有可能暂时消失,但往往好景不长,旧病又会复发,至于复发的部位,有时是在原处,有时则在生产流程的其它部分,通常在原“病发点”的下游。这种为应付所做的改进或升级行为,值得我们去辩证地分析。我们一方面应强化部门之间的高效协作与处理能力,培养员工“视变化为公司发展之机遇与常态”的开放与积极应对意识,强化责任心,提高技术能力和战斗力,另一方面,要建立快速适应变化的机制和有效的策略,降低内部资源损耗,提高沟通的效率,如将内部业务模块或产品名称尽可能地标准化,从而保证与之相关的各个业务环节或部门能快捷清晰地了解、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过后还应能完整地再现、复核和论证涉及开发、测试、服务等环节的业务经验、教训和案例,进一步提升我们的质量管理、成本控制、技术优化和产品创新的水平与价值。

 

    有人说:态度决定效果,方法决定结果,思维决定行动,我们在职业生涯中,应高度重视培养我们良好的职业习惯,提高整体性地思考、辩证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平时多总结和归纳,学会从分析事物的本质和特质中找到快速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同时,让部门内外的有激情和想法的员工能从这些总结和归纳中快速获取学习和提升,这样,在主动与开拓的企业文化和策略下,公司的整体效率提高了,运营成本自然就会下降,才可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像大家熟悉的两个青年人去沙漠卖鞋子的故事一样,我总认为,无论是做什么工作,在什么岗位或部门,我们都可以从最终的三种状态“做了、做完了和做好了”中去评判一个人的职业能力和未来的发展空间,从一个部门的精神状况与行为举止中看出其领导的高低与团队的优劣。“新意科技,无限新意”,希望在大家的努力下,公司会出现更多的能“系统性地思考、有成效地工作”的优秀员工。

作者:谢岸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