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达瓦孜背景资料

(2008-03-14 23:02:03)
标签:

杂谈

分类: 王平久相关新闻报道

达瓦孜背景资料

 

    达瓦孜,维吾尔语,达是悬空之意,瓦孜是嗜好做某件事的人。达瓦孜,嗜好悬于空中的人,是人中之鹰。这个名字即指这门艺术,也指从事这门艺术的艺人。它最精炼的道出了达瓦孜的精神内涵,不是用生命热爱这门艺术的人,就无法完成那怕是最简单的达瓦孜表演。

   历史上最传统的达瓦孜表演实际上一种民间的流动杂技表演,是在一块长一百来米、宽六十米的室外平地上进行的,通常会因地制宜,有时在河滩,有时在城中的空地。在这块空地上立着高达二三十米高的主杆,解放后随着达瓦孜表演的正规化,主杆的高度一般固定在21米上下,主绳一般长80米左右。

   表演的主杆用几根长十米左右的圆木连接,用三根大绳从三个方向加以拉紧固定,这就是传统达瓦孜表演最重要的设施了。在主杆顶上通常设置一个维吾尔民族风格的圆顶牌楼,牌楼下方设置有长约三、四米的横木。两头各挂有秋千(横向的吊杠)和吊环,这是为了达瓦孜表演者在走绳间歇表演杂技所用。

    主绳一端接在牌楼的正下方,另一头固定在地面上的固定桩或者树干上。在这之间,有两组高度不同的,由两根圆木交叉而成的木柱支撑主绳,这样,整个主绳就被分成了功用不同的三段,靠近地面的一段与地面角度将近40度,有一对斜拉绳以固定主绳,确保主绳不晃动、弹跳。第二段坡度比较缓,长约二十米,有两对斜拉绳固定。第三段开始时的六、七米基本是平直的,然后到牌楼的最后一段是坡度最陡的一段,与地面成45度,有4对斜拉绳固定。

流浪各地表演为生的达瓦孜艺人每到一地,那里就会象过节一样,达瓦孜艺人先会聘请几个宣传员穿着长条图案的彩色袷袢(维吾尔长外套),敲着手鼓走街串巷,在巴扎(集市)和闹市不住的吆喝宣传。

    一般一番广告之后,场子架好,达瓦孜会在开头的几天,上绳子不远就下来,连着几天,直到全城的胃口全被吊起来,有钱人把场子包下来请大家看,演出就正式开始了。

    演出正式开始时,在新疆家喻户晓的十二木卡姆传统音乐由嘹亮的唢呐和激越自由的纳格拉鼓(铁鼓)点奏出,表演者随即骑着一匹骏马入场,马头上缀着三色的丝绸彩带,马颈上是一串叮当做响的铜铃,绣着月牙图案的马臀盖布,绣着金色丝绒的马鞍;达瓦孜和其他的表演者要么头戴扁形的皮帽子,缠着花色的头巾,或者头戴巴旦杏花帽,上身穿着紫色或者红色的短外套,里边圆领汗衫的前胸和袖口,还有下身的灯笼裤也绣着华丽的艳丽花边,配上黑色或者紫色的腰带,赤着脚,可以说是精神抖擞,让人看着就觉得喜庆,达瓦孜最优秀的传人阿迪力每次演出和冲击世界纪录时就穿着这样的服装。

   演员入场之后,达瓦孜演出就正式开始,一般先是地面节目,包括翻跟头、徒手武术搏斗、刀术、硬气功、飞刀、球技、碗技、吐火术、钻火圈、窜刀圈、魔术,不一而足,可谓丰富多彩,这些项目根据每个达瓦孜艺人团体的不同而不同,都是各个演员的绝活。

    当地面演出把气氛烘托得足够热烈,达瓦孜就正式开始表演了,走绳艺人从第一段主绳开始,手持长约六米的平衡杆从地面上绳。到坡度比较缓的第二段时,表演前进、后退、蹦绳等等简单的绳上技巧,主绳的第三段开始六、七米的平直部分,走绳艺人会在这里表演种种令人瞠目的高级技巧,诸如蒙眼走、盘腿坐绳、骑绳。

最精彩的是穿木鞋、在脚底绑盘子走绳,似乎没什么,但对达瓦孜艺人来说,这就是一项高难度的表演,因为传统达瓦孜艺人是赤脚表演的,靠着脚上常年走出来的膙子和绳子接触的感觉掌握平衡,脚上穿着木鞋,甚至绑着盘子,难度就会大大增加。

    达瓦孜在这一段,有时故意假装单脚或者双脚踩空,象是要摔下来,却在下落的过程中,双腿夹绳,安然无恙,地面上的观众已经心跳加速,额手拭汗了,一场表演的高潮往往在此时,观众欢声雷动,现场充满节日的气氛,这一番大体力消耗之后,走绳艺人之后会停下休息一段时间,乘此机会,这时地面上的就会走出一位能说会道的滑稽演员来夸奖绳上达瓦孜的精彩表演,来几个滑稽可笑的小魔术、小杂技,再向观众表示绳上的演员需要一些物质上的鼓励,这时已经看得高兴无比的观众们就会掏出钱来,有的甚至送上骏马、衣料等等的大宗物资,阿迪力的杂技开蒙师傅,汉族人刘福生就是这样一位滑稽演员,在他走南闯北浪迹天涯的从艺生涯中,用他不熟练的维语夹杂着汉语,以及各种滑稽的表演,为南疆各地的观众带来无穷的欢乐。

    滑稽演员表演之后,绳上的达瓦孜也重新攒足了体力,在几乎45度左右陡坡的最后一段主绳上冲刺到牌楼下方。他再进行杠上和环上的技巧,包括回环坐杠后闪、悬腰后闪、脚勾倒悬,松手颈部构杠,吊环上的单手进环旋转、双腿进环身体后闪等等,都是难度颇大的动作,把整个演出又推向一个高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