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要慎言救市结束

标签:
财经 |
分类: 安邦观点 |
经过连续三周惊心动魄的救市,A股终于从大跌中缓过神来,暂时企稳。政府官员也开始喘口气。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7月18日表示,中国股市出现大幅回调是正常现象,主要原因在股市本身出现大幅上涨后面临自然回调压力,另一方面中国股市发展并不成熟,市场融资的杠杆率过高。朱光耀认为,中国政府在这种情况下,参照欧美等成熟国家的经验进行干预,行动及时力度适当,已经达到了制止市场恐慌、稳定市场的目标。朱光耀说,“在技术层面,我们可以说,到此为止,这一轮动荡已经基本结束了。但是挑战没有结束。关键在股市基本稳定以后,金融监管部门怎么采取下一步措施,包括干预措施的退出,包括对短期的效应和长期的制度安排的考量,也包括如何防范道德风险和加强股市风险教育等等方面。但是,我们有充分的信心,中国的股市会健康地发展。”
在股市企稳的背景下,市场对救市资金退出问题的讨论也日渐热烈。此前有媒体有板有眼地报道称,监管机构已经开始考虑救市资金的退出方案问题。目前证金公司的资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21家券商以2015年6月底净资产15%出资,合计1280亿元,另一部分是证金公司从银行体系获得的资金,截至7月17日,这部分资金的买入规模超过万亿元。报道称,券商的出资退出有三种可选方案,各有利弊。第一种方案是将券商出资买入的股票按出资比例分给各家券商,主要考虑是救市期间,包括大股东、证券、保险、公募等机构的股票都被锁定,市场可供交易筹码不足,一旦资金回流市场,容易再次出现暴涨行情。第二种方案是将券商出资买入的股票留在证金公司,留作以后融券业务的券池,证金公司返还各家券商的出资,这个方案的好处是锁定了这部分股票,不会引起市场对卖盘的担心,而且证券公司不用承担救市的损益。第三种方案更折中一些,将券商出资买入的股票换成ETF基金,按比例分配给券商,这样便于切割,不会引起不同股票后市走势分化带来的权益分配不均。
安邦咨询(ANBOUND)研究团队认为,官方机构表态救市结束,然后讨论国有资本退出,现在还为时过早。国内资本市场还没有恢复,外部市场资金还没有大量进入,现在的股市实际上还缺乏交易对手。如果国有资本贸然退出,很可能又会起到砸盘效果,令之前救市的成果付诸东流。从长期看,市场化固然十分重要,中国股市长期并不需要靠救市资金维持。但是,刚刚救起来的股市,经不起再度下跌的折腾。从政策层面来讲,目前更不能释放出错误的信息,以免引起不利的“政策共振”,造成市场的恐慌和动荡。从短期来看,国有资金救市之后还要护盘,算是扶上马,再送一程。
事实上,监管层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在维护市场信心方面高度警觉。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在答记者问时,针对有关媒体报道“证监会正在研究维稳资金退出方案”一事表示,“关于证监会正在研究维稳资金退出方案的报道不实。我会认为,有关媒体对市场有重大影响的报道不与监管部门核实是不负责任的。下一阶段,证监会将继续把稳定市场、稳定人心、防范系统性风险作为工作目标,全力做好相关工作。”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在股市企稳的背景下,市场对救市资金退出问题的讨论日渐热烈。安邦认为,当前官方机构要慎言救市结束,而国有资金在救市之后还要护盘。(AWS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