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安邦股市政策资金市场 |
分类: 安邦观点 |
在中国股市救灾告一段落之际,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上半年稽查执法情况时,透露将从九方面加大稽查执法力度,大力清除股市肌体上的“毒瘤”,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稽查执法包括九方面内容:一是全面拓展案件线索来源,执法线索来源更加广泛。今年1-6月案件线索369条,新增立案136起;二是持续保持打击内幕交易的高压态势;三是进一步加强打击操纵市场行为,上半年市场操纵案件31起;四是加大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力度;五是集中打击编造传播虚假信息;六是严重查处市场机构中介执业违法行为;七是集中打击新三板市场异发多发的违反市场行为;八是加大对大股东违规减持类市场行为的查处;九是加大对执法信息的发布。其中,证监会打击内幕交易、对违规配资立案查处、查处违规减持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张晓军表示,从上半年查处案件看,内幕交易类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体现出主体多元化,行为隐蔽化,案件复杂化的特点,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类案件涉案主体已出现由公募基金向证券公司、托管机构蔓延的趋势,涉案金额也屡创新高。未来内幕交易、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类案件仍将是证监会执法工作的打击与防控的重点。
在安邦咨询(ANBOUND)研究团队看来,证监会宣示对股市的一系列稽核执法措施,显示出监管部门“清扫市场”的政策安排。中国救市已初显成效,作为临时性的政策干预,救市政策不可能持续。短期救市的必要性将会逐步让位于长期市场发展的需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含蓄地批评中国政府干预股市可能影响人民币被纳入SDR,就反映出国际市场对中国救市对金融市场化改革的负面影响。
我们认为,经此股灾与救市一役,未来中国将要进入资本市场常态化发展的阶段,要建立中国资本市场的“新常态”。在具体思路和做法上,将会涉及到如下内容:
第一,加大信息披露,完善市场监管规则。从长期看,好的资本市场都是按照规则严格监管的市场。比如美国的金融市场是世界上最严格的金融市场,任何公司违规一旦被发现,都会被严厉惩罚,不管你是美国公司、欧洲公司还是亚洲公司。数十亿、上百亿美元的天价罚款在美国金融市场上并不罕见,但没有一家著名的公司敢于放弃美国市场。为什么?严厉监管的市场才是利于投资者、消费者的好市场,才具有长期看好的市场价值。
第二,调整市场游戏规则,减少市场做空的空间。中国股市调整规则,不是以行政手段干预市场,而是要依据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阶段而制定和调整规则。我们可以提出“发展中资本市场”的概念,这与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阶段是一致的。在这个阶段,参考借鉴发达市场的经验非常有必要,但引入发达市场的规则时则要慎重。比如融资融券、放大市场杠杆等用于做空的相关政策等,都要考虑适当调整和限制。
第三,加强市场退出机制,建好“房间清理机制”。要以严格的市场监管和通畅的市场退出机制,尽量保证资本市场上留下的都是守规矩的公司,是相对较好的公司。股市的基础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是投资的标的,而不是炒作的筹码,这是理解中国股市的根本。
第四,要把握好救灾、调整与退出政策的节奏,系统安排,慎重转换。国有资金进入股市是为救灾,要继续托底,不要轻易撤出,要起到稳定器的作用,为股市的调整和清理争取时间。同时,推出各种调整与改革措施,打扫市场。但要注意的是,各种政策的方向要协调一致,有利于股市的稳定和回暖,而不能推出反向政策,反而砸了盘。
第五,确定中国资本市场“新常态”的基调。资本市场“新常态”是发展的“新常态”,也是稳定的“新常态”。中国要通过救市、调整改革、市场化复苏、宣传引导,逐渐而稳定地建立市场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信心,官方机构和官方媒体,不要再象过去那样明目张胆地鼓吹“国家牛市”,那样只能成为泡沫催化剂,起到反效果。如果能做到这些,中国刚刚经历的股灾就是一次有价值的调整,是预先的风险释放,今后的市场就有可能成为相对健康、持续的慢牛。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中国股市需要稳定,需要恢复市场信心。政策部门要充分认识到中国资本市场“新常态”的现状,慎重进行恢复市场化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