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示范区自主创新的"意外收获"说明什么?
(2015-07-07 09:56:43)
标签:
安邦安徽产业创新劳动力 |
分类: 安邦观点 |
当前,利用东中西部的梯度差异,吸引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已经成为中国众多中西部地区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设想。安徽皖江产业转移示范区是我国第一个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并于2009年上升为国家战略。当时,安徽省提出的目标是"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但是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效果不够理想。
但近年来,示范区自主创新表现超越了承接产业转移,这得益于规划时就已提出的"在承接中创新"的思路。实践证明,安徽省从长江经济带来看,特别是现在作为长三角的一部分,劳动力成本和其他环境成本,跟长三角部分地区差距并不是很大,如果只是承接,优势就不明显。但是,在产业基础上做一些创新,产业发展的空间就会更大。
安徽发改委的数据显示,2014年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6484.4亿元,比上年增长23.4%,绝对数占全省比重77.4%。截至2014年底,示范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814家,占全省的76.8%。并且培养出了以奇瑞汽车、中联重机、信义玻璃、大陆汽车车身电子、中电科钻石飞机、三只松鼠电子商务公司为代表的一批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企业,并在平板显示、LED光电照明、铜基铁基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型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
目前安徽已出台对接长江经济带意见并做了任务分解。意见中,安徽对自身的定位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新兴增长极、全国重要的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内陆对外开放的新高地、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根据安徽省设想,基础设施的对接上主要是打造黄金水道和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安徽将围绕皖江提升干流航道标准,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并建设一批过江通道,加密南北综合交通通道。
产业方面,提出打造皖江示范区升级版,加快推动皖江示范区整体升级,实现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由产业承接向创新驱动、由分散孤立向集群联动转变。打造一批合作示范园区、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和重点产品进口替代基地。"皖江示范区升级版,首先产业方面肯定是要升级的",安徽发改委经济研究院区域所所长徐振宇认为,"从产业集群的打造上来讲,还要有新的突破。"
所谓升级版,就是要适应经济新常态,抓住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机遇,推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特别是要借助于资本市场的力量,遴选产品有市场需求、经营良好的优质中小型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在新三板、创业板和主板以及未来的战略新兴板上市,通过增量提升,相对缩小传统产业存量,改变产业结构。
安邦咨询(ANBOUND)研究团队为安徽数个地方做过十三五及产业研究,在我们看来,皖江示范区的案例值得思考。皖江虽然定位在产业承接示范区,但最终自主创新表现超越了承接产业转移,这说明后发地区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完全被动的承接其他地方的产业转移是不现实的,因为各地都在争优质资源,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各地根本没有足够的"过剩"或"过时"产业转移出去,原来该调整的到现在早调整完了。因此,完全被动等待产业转移,相当于等着施舍吃饭。反之,结合各种资源,以我为主进行创新,才是地方经济应该走的正路。只有这样才比较主动,更接地气,而且还能利用改革创新来推动本地市场化环境的改变,吸引各种要素集聚,提升本地的综合发展环境。
但近年来,示范区自主创新表现超越了承接产业转移,这得益于规划时就已提出的"在承接中创新"的思路。实践证明,安徽省从长江经济带来看,特别是现在作为长三角的一部分,劳动力成本和其他环境成本,跟长三角部分地区差距并不是很大,如果只是承接,优势就不明显。但是,在产业基础上做一些创新,产业发展的空间就会更大。
安徽发改委的数据显示,2014年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6484.4亿元,比上年增长23.4%,绝对数占全省比重77.4%。截至2014年底,示范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814家,占全省的76.8%。并且培养出了以奇瑞汽车、中联重机、信义玻璃、大陆汽车车身电子、中电科钻石飞机、三只松鼠电子商务公司为代表的一批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企业,并在平板显示、LED光电照明、铜基铁基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型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
目前安徽已出台对接长江经济带意见并做了任务分解。意见中,安徽对自身的定位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新兴增长极、全国重要的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内陆对外开放的新高地、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根据安徽省设想,基础设施的对接上主要是打造黄金水道和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安徽将围绕皖江提升干流航道标准,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并建设一批过江通道,加密南北综合交通通道。
产业方面,提出打造皖江示范区升级版,加快推动皖江示范区整体升级,实现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由产业承接向创新驱动、由分散孤立向集群联动转变。打造一批合作示范园区、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和重点产品进口替代基地。"皖江示范区升级版,首先产业方面肯定是要升级的",安徽发改委经济研究院区域所所长徐振宇认为,"从产业集群的打造上来讲,还要有新的突破。"
所谓升级版,就是要适应经济新常态,抓住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机遇,推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特别是要借助于资本市场的力量,遴选产品有市场需求、经营良好的优质中小型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在新三板、创业板和主板以及未来的战略新兴板上市,通过增量提升,相对缩小传统产业存量,改变产业结构。
安邦咨询(ANBOUND)研究团队为安徽数个地方做过十三五及产业研究,在我们看来,皖江示范区的案例值得思考。皖江虽然定位在产业承接示范区,但最终自主创新表现超越了承接产业转移,这说明后发地区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完全被动的承接其他地方的产业转移是不现实的,因为各地都在争优质资源,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各地根本没有足够的"过剩"或"过时"产业转移出去,原来该调整的到现在早调整完了。因此,完全被动等待产业转移,相当于等着施舍吃饭。反之,结合各种资源,以我为主进行创新,才是地方经济应该走的正路。只有这样才比较主动,更接地气,而且还能利用改革创新来推动本地市场化环境的改变,吸引各种要素集聚,提升本地的综合发展环境。
前一篇:交通领域是京津冀最大的投资亮点
后一篇:股市“灾后重建”需警惕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