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安邦制造业规划基金产业 |
分类: 安邦观点 |
《中国制造2025》日前正式印发,提出推动多个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提出了中国通过“三步走”来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从2015至2025年,中国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这份报告提出了中国发展制造业的战略方针和目标、战略任务和重点以及战略支撑与保障。
为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各地将加紧制定地方版的规划,针对各自产业优势出台更具针对性的举措。安徽、浙江、天津和广东已在推进相关工作,从各地梳理来看,各地关于制造业升级的行动,主要集中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机器换人”改造传统产业等方面。
一是关于推动战略性新型产业集聚。安徽省日前发布《关于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的意见》,安徽从设立专项指导资金、做大产业投资基金规模、优先争取国家支持、支持创新能力建设等方面明确支持政策,推动产业集聚。安徽将每年安排20至30亿元,支持基地重大项目建设、新产品研发和关键技术产业化、重大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及新工艺示范应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第三方检验检测平台建设等。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充分发挥投资关键作用深入推进项目工作的意见》强调了六大重点方向和领域,覆盖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现代服务业、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和改善民生。天津市已经发布《高端装备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15个重点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包括民用航空、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
二是加快推进机器换人工作。《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的实施意见》2014年4月发布,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机器换人”专项,深入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工作。广东东莞则发布了《推进企业“机器换人”行动计划(2014—2016年)》,由市财政在“科技东莞”工程专项资金中每年安排2亿元,专项资助企业实施“机器换人”。2015年,《关于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的意见》中第一条便提出加速开启“机器换人”时代。截至目前,东莞推动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机器换人”应用项目达到505个,投资金额达42亿元。
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机器换人”的需求,催生了对机器人产业巨大需求。部分地区抓住这一机遇,将机器人制造业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天津市在《高端装备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未来三年将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以及机器人零部件、机器人用先进材料与加工技术等。目前天津市已拥有百余家机器人相关企业,整体产业规模25亿元,初步形成武清区、开发区和临港工业区三个具有明显技术优势的科技园区。其中武清区已设立专业的机器人园区,临港工业区聚集10余家机器人企业。为支持机器人产业攻克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2014年天津市还面向全国征集机器人重大科技专项项目,总立项数达到40项以上,首批支持18项,对入选项目给予最高200万元的补助。
从各省制造业发展规划来看,制造业2025将催生一系列战略新型产业,以智能制造为重点、“机器换人”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也将为地方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重大机遇。各地方应当从自身优势产业出发,找到适合自身的制造业2015切入点。在此基础上通过产业投资基金等模式,推动产业集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