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传统手工艺产业可以成为产业园区的新增长点

(2014-12-11 09:32:50)
标签:

产业

园区

安邦

城镇化

旅游

分类: 安邦观点
  目前我国各地开发区和产业园区发展过热、过滥的现象比较突出。很多开发区和产业园区片面追求大工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导致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问题严重。打造特色和优势主导产业,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已经成为各地开发区和园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另一方面,我国大量传统手工艺品,正面临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化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推动传统手工艺品产业园区化,有利于保护和推动传统手工艺的健康发展。这就为地方开发区和产业园区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在这一方面,“南海藤编”产业遇到的困境及其发展趋势,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在日前举办的中国民间工艺最高级别的展会--2014中国民间工艺博览会上,“南海藤编”制品高调亮相,代表南海来角逐中国民间工艺最高奖“山花奖”。南海至今保存着世界上唯一的藤加工的全产业链,现有四五百家藤厂,数万从业人员,年产值超10亿元,垄断着世界90%以上原藤进口和初级材料加工以及80%以上的藤制品生产。但目前这一产业的主体仍然是手工作坊,几十个人甚至几个人就能撑起一家厂。在产地大沥镇后海村,沿着珠江水道看去都是低矮的仓库式作坊,门口铺着正在晾晒的藤笪或者藤条,延绵数千米。
  和许多传统手工艺一样,在高速发展的城镇化过程中,这种传统生产方式中滋养的藤编文化传统受到严峻的挑战。一是传统的小手工作坊,规模小,财力有限,环保和消防安全是悬在所有藤乡人头上的达摩克斯之剑。其实藤编的污染主要集中在洗藤环节,用的是双氧水和烧碱,污水处理技术并不复杂,但是要每家小企业都投资建一套污水处理系统并不现实。二是传承方面也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因为这门手艺都是口传心授,如今面临着失传的风险。虽然大沥许多藤制家具动辄数万元一套的价格还不愁销路,但作坊工作环境凌乱简陋,即使高薪也留不住年轻人。
  面临着上述困境,近年来,一些老艺人在政府各部门奔走,希望能够建立一个规范的现代藤编工业园,让南海藤编业走向规范化和集约化发展之路。这样就可以由工业园区统一建立污水处理系统,使用的企业按污水排放量交费,解决困扰藤编产业发展的环境污染问题。此外,还可以将藤编打造成地方名片,做成一项文化产业。在建设工厂的同时,发展旅游业,让更多的人前来体验藤编艺术,推动产业向更高档次发展,增加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培育工艺美术大师。
  从“南海藤编”产业遇到的困境及其转型发展的需求中,可以看到,在城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众多传统手工艺品业,正在催生产业化和园区化发展的需求。这些产业入驻园区,形成集聚发展,可以有效的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还可以实现加工业与旅游休闲等产业的协同发展,从而为相关产业园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像藤编的原有集聚区南海这样的地区,由于工业化率很高,工业用地指标紧张,在本地设立工业园区有一定的困难,这就为其他欠发达地区,通过吸引产业转移,建设本地的特色园区,支撑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